好文章看的多,却写不出好作品

2020-03-06 23:03:07 松果小编
教语文的老师经常说,经常看好文章,才能写的好。 这只说对了一半,也许语文老师是说给爱写文章的孩子的。 好文章看的多,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演讲听的多,也不一定讲的好。 看文章听演讲的时候,心里勾起的都是感受和画面,不是一个个不一样的句子。 只勾起感受和场景的只是欣赏。 看文章不需要事先训练怎么写文章,看演讲也不需要先训练怎么演讲。 因为看文章听演讲,不需要别人理解和持续看下去。是我看别人的东西,不是别人看我。 那么我干嘛还要想怎么写怎么说呢? 怎么写怎么说的本质,是从自己的脑子里找找合适的词语,并且组合成句子。 生活中没有必要写和说的时候,就不会去练。 大人写不好的原因就是平时没练,而且也不愿意练,不知道为了什么去练。关于大人写作的必要情况,除了考试,这个很多人会请人代写。还有互联网时代之前的写信,能自己写的基本上没有代写的,这涉及感情问题。 互联网之前为什么只有写信才写那么多,寄的越远,写的越多。 因为写信是最便宜的表达方式。然后,寄的越远,收到回信的时间越长。这好比,难得大老远来一次,看有什么有便宜又好的东西,尽量多带一点。 这是现实主义的思维,大人是现实主义,孩子更是现实主义。 形成写作的爱好需要一个生态,是社交生态圈。因为写作是为了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不是请别人打分。选择写作而不是其他表达方式,也是出于经济,便利和情感等综合取舍。 平时,人们都用口头说话交流。在手机短信之前,谈恋爱的和闲着没事的家庭妇女喜欢煲电话粥。流行了手机短信,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语音收入少了好多,但是客观上把手机一族的文字表达练强了。一毛钱一条短信,有的话多的就一次能多写尽量多写。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