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家长模式之一---赞美的力量

2020-03-06 21:35:25 松果小编
家庭是世界、社会最小的细胞,当每个家庭都被浓浓的爱充满的时候,这个社会才会充满爱。 而家庭,除了夫妻之间需要爱的维系之外,我们更多的精力和爱都付诸给了孩子。不知从那一刻开始,孩子和家长有了疏离感,变得陌生,慢慢地成绩下降、交上不良朋友、染上恶习;一些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厌学、离家出走、自残、自杀、仇恨自己的家长。 家长们很困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此时此刻的家长可以问问自己,真的懂孩子吗? 你给的爱是孩子想要的吗? 在平时的生活里是不是经常批评和指责呢? 你是不是对孩子的行为看不惯? 你是否经常用大人的思维来评价孩子? 你是否常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 孩子一次期末考试的成绩不理想,你会觉得很没面子? ...... 作为家长你是否意识到自己对待孩子的各种方式,正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孩子,甚至摧毁孩子,而浑然不知呢? 作为父母究竟想要培养出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更不是实现我们梦想的替代品。孩子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和人格,孩子是上天予以我们最宝贵的礼物。愿每位家长的爱都能正确地输出,愿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对自己父母最好的汇报,愿每位家长摒弃过去那些与孩子交流的错误方式,在改变的过程中体会到与孩子一起成长的美妙!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无论在任何年龄阶段,其内心都需要来自外界的肯定,以获得更多的自信。不管你是孩子、成人还是老人;不管你是员工、中层,高管还是老板;不管你文化水平多高,其实都需要赞美。 赞美是精神食粮,是力量源泉,是驱赶劳累的良方。 如果你希望拥有一个自信快乐的孩子,那么作为家长的你,对孩子的赞美是极其重要的,而且是一定要去做的。赞美是一种心理、生理的需要,当一个人收到赞美时,他的感受是舒适愉快,这种感觉可以在体内持续7天。所以家长每周就要赞美一次孩子,通过各种形式、场景来赞美孩子,让孩子感受被认可。请在生活的细节里,多去赞美,直至形成习惯,这是孩子内心的需要。 也许你会问应该怎么样赞美?考试得满分,夸奖一句太棒了,好厉害!这算不算是赞美? 我想告诉你:很遗憾,正是因为你这样的赞美,毁了自己的孩子。可能你不会相信,就这么简单的话语能毁了孩子吗?你自己也会想,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其实你没有想到后面的结果是什么,如果知道了你会觉得很不可思议,甚至乎很恐怖。 在你赞美的时候,孩子发现只有他们做好了,你才会肯定和表扬。忽略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自身遇到了什么困难、运用了哪些方法,根本没人关心,没人在乎。孩子们就会觉得家长只关心结果而不关心他们的过程,久而久之,孩子只会去做那些自己有把握的事情,自己认为能够做到的事情才会去做,这样的做法让孩子们失去了冒险精神,它是生命中非常宝贵的品质。 一个人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一定会犯错、也会遇到做不到的事情、做不好的事情,那个时候的他们已经不愿意去冒险、不敢去犯错,他们将很难创造美好的未来。 所以赞美,正确的做好是要赞美过程,而不单单是赞美结果。做错了没有关系,这次比上一次好,还可以再来!失败了也无妨,下次就知道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就算这个错误没有经历过,但是还是可以再次做好。这样他们收获的是跟自己的较量,不断超越自己,他将会敢于挑战,因为他们不惧怕犯错和困难,他们坚信自己会成为越来越优秀的自己,变得更好将会抓住美好的未来。 那么,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你是如何赞美孩子的?是不是考试考好了,你就高兴,考不好,你就骂孩子,甚至打孩子?可能你没有想过自己是“掏心掏肺”的爱孩子,可在孩子心中却是抱怨“你根本不管我!你根本就不爱我!你是爱好成绩!根本不了解孩子为什么考差,这些你都不知道,都不懂,一味的就是打骂我!甚至就知道逼着我学习!” 凡是都有两面性,赞美也不例外。好的赞美成就孩子,坏的赞美摧毁孩子。赞美过程是让家长教会孩子,让孩子明白任何一个有挑战的事情都不是一做就成功,他可能经历失败、完不成、做不好,这些阶段。那么要学会的是如何从这个过程中站立起来,越挫越勇,练就生命的宝贵品质! 赞美过程有三个原则。 首先,赞美的时间一定要即时。家长要学会在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亮点,然后即时、立刻赞美。立刻赞美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在当时那一刻孩子做到了,你即时赞美了他,他会非常开心,也会觉得很有动力。他的内心得到满足,就会激发个更多的潜能出来,也会越来越有自信,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如果你过后再赞美,孩子就会觉得没意思了! 其次,赞美的所指一定要具体。“真棒”“很好”“不错”“嗯,可以了”这些词语都是家长平时经常说的,而孩子对类似的话会渐渐开始免疫,所以一定要具体,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是真的关注到自己,而不是敷衍了事。“具体”是指他具体所做的这件事情。比如你和孩子说:“我看到你写的作文比上一次有感情了,你看看这一段描写人物情感写的很细腻,你又进步了,我很开心!”还比如你跟孩子说:“今天我看到你对爷爷的态度温和了许多,爷爷在责怪你的时候,你都没有像以前那样发脾气,学会调节情绪是一个人以后大有作为的宝贵品质,你真的进步了!”就像这样很具体地去赞美孩子的一些事情,让孩子感受到这样做是对的,是好的,同时也锻炼了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 最后,赞美的态度一定要真诚。在赞美的时候,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孩子有天然的感受力和直觉。你对他是不是真心,还是你的话就是假的,他都能感受到。赞美是一个情感流露,是家长和孩子情感连接的一个过程,所以你一定要发自内心,真心实意去赞美孩子。 家长你只要坚持这三个原则去赞美自己的孩子,你是完全可以避开错误的赞美。教育孩子的过程不仅仅是孩子成长的过程,更是父母成长的过程。当家长懂得如何去赞美自己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长成一个自信、敢于负责任、具有冒险精神、勇敢自信的人,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通过家长平时点点滴滴的赞美,积累起来就能成就平凡中的伟大。每个人在心里都期待别人的欣赏和赞许,如果你给与孩子积极的、正面的期待,那么孩子也会努力维护自己在你心中的良好形象。所以,把你心中的正面期待告诉他,他就会朝着你所期待的方向努力,最终成为你所期待的那种人。 下面讲一个小故事,也可以说明赞美对孩子的作用。 很多年之前,一个10岁的意大利男孩在那波里的一家工厂里做工。他一直喜欢唱歌,梦想当一个歌星,但他的第一位老师却说:“你不能唱歌,五音不全,你的歌简直就像风在吹百叶窗一样。”回到家里后,他很伤心,并向他的母亲---一位贫苦的农妇哭诉这一切。母亲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的歌声比起昨天的乐感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听了这些话,孩子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孩子成了那个时代著名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这位母亲的赞美,给了孩子无穷的力量,也从此改变了这个男孩的一生,也许,这位母亲从来都没有想到过他的儿子能成为一代名人,也许她根本没有指望过靠自己的三言两语去改变儿子的一生,然而,事实上,正式她那句善意的肯定成就了哪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唱家。 生活中多一点赞美、少一份指责,不仅令事情做起来得心应手,也能给孩子愉悦的心情,何乐而不为呢?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尔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只是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与别人。” 作为家长的你,接下来就在日常生活中去练习即时、具体、真诚地去赞美孩子,这就意味着你需要比过去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做事过程,你需要珍的跟孩子走得很近,关注和留意孩子。不要只看到孩子的问题和毛病。家长太着急让孩子改变,自己的焦点只在孩子的错误和不足的地方,这样孩子恰恰很难改变。所以家长要赞美孩子,找到孩子做到的方面真诚的夸奖,这种被关注和受重视的感受是孩子内心和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家长要有意识地去赞美过程,可以共同选择一项运动,如游泳,陪着孩子一起游泳,看孩子在游泳过程中的反应,随时肯定和赞美孩子,一起做一个赞美过程的练习,不仅帮助孩子更是帮助家长自己。 还记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在我们自己小时候,父母对我们一次鼓励的眼神,在自己处在低潮时某个朋友给与的一个拥抱或者一点帮助,自己在一次挑战体验中胜利的心情,我们看到了曾经自己勇气可嘉,在成长的路上平静舒服的处理各种矛盾......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幸福时刻,让我们这一生始终温暖勇敢。 未来已经开始多元化,起点已经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终点,只要这个人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是一个成长型人才,未来必定会精彩! 在教育子女的路上,需要家长给孩子们施以很多必不可少的“养料”,有:爱与被爱、肯付诸行动、承担结果、选择未来、为目标做计划等等的能力;勇敢、快乐、自信的力量,善于给予和懂得感恩的品格,尊重规则,拥有安全意识与常识等。 当然,多样化的人才才能满足这个社会的各种需求,每对夫妻可能都是在自我摸索中自学着成为家长,但是孩子的成长和培养,确实是一个系统又科学的过程。在不同家庭环境里会形成不同的性格、习惯和思维;会因为各自的家庭或其他境遇导致的人生选择和结果会有所不同,如果作为家长的每一个人,都能理性地看待亲子关系、能积极主动地自我成长变优秀、能学习处理家庭亲密关系、热情地参与亲子活动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地更加优秀!当家长在孩子成长路上静悄悄得撒下爱、给予、聆听、细心、耐心、毅力、信任、担当等等这一系列美好的种子,那么青少年心理素质就会变强,一个温暖又勇敢且具备学习力的青少年指日可待!少年强则中国强!他们将会迎来一个和谐、学习型的中国!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