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不是错,是太共情
2020-03-03 21:49:40
松果小编
凌晨两点半,我正在做美梦,被手机持续的震动声音吵醒,睡眼惺忪看了看屏幕——嗯,挣扎着也要接。
不光因为她是我闺蜜,更因为她还有点“玻璃心”。
果不其然,第一句话就带着哭腔:“感觉现在武汉好难啊,大家都不容易……”
自从疫情开始,她每天在家刷手机,刷完就会跟我诉苦,要不然就是找她的男朋友吵吵架,总之,她的情绪起伏非常大。
这样并不能算是玻璃心,只是她拥有极强的共情能力,比如看到那种孤寡老人捐出所有积蓄支援武汉的新闻她就会控制不住地流泪。
这段时间,本身就敏感的人情绪受到了很大影响。
显然,敏感的人更容易共情。而共情能力也与气质类型有关系,在严谨的学科上,气质被定义成一种心理特征,围绕着心理活动的强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展开。
据一种观点,气质在我们出生时就有了,可谓生来自带气质,并且气质分为三种:难养型、易养型、启动缓慢型。
难养型更容易敏感,因为这类婴儿的特征就是情绪容易被唤起,并且难以被安抚。
面对这样的新生儿,新手父母总是感到头疼,于是他们没什么太多耐心去哄孩子,反正也哄不好,有时候父母还会批评苛责他们,所以难养型婴儿在成长中更难形成凝固的自我,更容易自卑,形成敏感的性格。
在我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能碰到很多这样的人。
过分的猜忌让他们无法正常生活,每秒钟都在揣测他人的意思。
来访者A称单位90%的女人都嫉妒自己,只因为自己“长得好看”。来犯者B说一次线下的聚会中,所有人都对他很冷淡——至少他是这么感觉的。来访者C说男友不把自己当回事,因为他会忘记特别的纪念日。——事实上这个男生每天都会接送她上下班。
但如果10个人里有8个人都说你敏感,我只能告诉你,恐怕他们说的是真的。
以前我也是敏感脆弱,别人只要说话大声一点,我就认为他讨厌我。
敏感的人会觉得自己没有用,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觉得别人都讨厌自己,这是一种不太合理的心里认知。
敏感其实不需要特意去修改,它的好处很多,让你有同情心,也帮助你对别人产生理解,更不容易让你过分自大。
如果觉得敏感的心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可以试试这样做:
保持内自尊,给自己肯定。
多读书,读一些真正经典的书。多观察,对比,时刻反省自己:我是不是想太多;时刻看看别人:他这样做是否是故意的。
结论是,大部分时候,人们没有敌意。保持客观,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保持对外界的敏感度,也有利于你在人际交往中取胜。
总之,向外走,向内走,让自己的灵魂变得有深度,有宽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