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跟“快乐”产生的真正原因
2020-02-28 16:18:35
松果小编
很多身边的朋友老是说自己很烦恼,问及烦恼什么呢?却又说不出来。。
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二战期间,一位美国医院的护士,长相甜美时尚,夫妻恩爱,孩子听话可人,日子相对富裕。应该说,她的生活应该充满快乐和如意,但这位护士有较强的虚荣心,凡事总爱攀比,同事穿上华丽的皮草了,她除了羡慕无比,就是无比羡慕,她觉得她也应该这样华丽;同事工资上涨了,她也会不平衡,她感觉自己有着更强的能力;女同事收到鲜花了,她就会回家跟丈夫吵闹一阵子,她嫌弃丈夫不够浪漫心细,她感觉自己更有缠人的魅力;邻居的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绩,她也会因此对孩子严辞呵斥,她感觉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差到哪里去。她每天生活在无边无际的对比中,跟上司、跟同事、跟邻居、跟同学,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为了呈现给她自己。她活的很疲惫,生活和工作充满了敌意,有些快乐仿佛都离她而去。
后来,她所在的医院去前线支援作战,她受伤了,被弹片击中了脑袋,回国做完脑部手术后,她康复了,上班了,但同事们忽然发现:她好像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以前敌对的、逞强好胜的她变成了一个安静的从不张扬的同事。她对周围的世界变得不再敏感。所有医院的人都非常高兴。
身为脑科专家的院长感觉非常不可思议,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院长终于得出了结论:这个护士的大脑受过伤,弹片将大脑中的一个区域给划伤了,不得不进行了局部的切除。恰恰是这个区域负责人的“比较”过程:人无论干什么事,总会有个预期,当现实跟预期有较大差距的时候,这片区域就会分泌一种物质:这种物质会让人产生焦虑和不平衡,甚至是痛苦。这位护士的大脑没有了这项功能,所以周围的一切她从不对比,没有烦恼,当然也没有快乐。
真相大白了,“比较”是天下所有人的共性,当现实远低于预期时,我们每个人都会不高兴,那为什么有些人就不爱攀比呢?错了,这不是爱或不爱的问题,其实每个人都会攀比,这是大脑的生理结构决定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每个人的“预期”是不同的,预期太高的人,肯定会产生烦恼,因为大脑在发现差距的时候,会不由分说的分泌“烦恼”,预期较低的人,总会缩小预期跟现实的差距,大脑就会分泌“快乐”。
我们无法改变大脑的操作,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预期”,这就是“烦恼”跟“快乐”产生的真正原因。“知足常乐”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知道吗?没有烦恼的生活是不存在的,因为烦恼跟快乐本身就是一念之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降低预期,从而提高快乐的比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