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 我能给你什么

2020-02-22 14:30:53 松果小编
来松果半年啦   虽然只有十几个单子,但我很感谢信任我的人   说实话,我一直在思考,我能带给对方什么?   我看过平台上很多文章,很多心情,也跟不同的倾听者和倾诉者聊过,慢慢地发现,这跟我所学的心理咨询差别还是很大的。   心理咨询虽然分不同流派,但专业的心理咨询,会有很多“设置”。包括咨询的开始是来访者主动自愿来的,一次咨询时长,咨询频率,咨询的内容,等等。这些设置不仅是能更好地保证咨询效果,也是为了保护咨访关系。   怎么说呢?就是在咨询室里,来访者和咨询师都是平等的   来访者遇到困难了,寻求改变,付出时间和金钱来咨询;咨询师收费服务,帮助来访者达到期望咨询效果。   这就是平等的关系。   为什么我好像很看重这个呢?因为是这点让我时刻意识到,来访者是“人”,咨询师也是“人”。来访者不是物品不是机器,不是改一下命令代码,或者操作一波就会有变化,人是有独立思想的;咨询师也不是老师或医生,不应高高在上,也不应低下求人,人是有能力的,但人也是有限的。有这个意识,才能为良好的咨询保驾护航。   那来到松果,好像不太一样   一般第一次倾听会是倾听者发出邀请(当然可能因为我是菜鸟所以没人主动需要我哈);咨询时长15到90分钟不等,咨询频率比较难固定。这是这个平台带来的便捷性的特点,也反映了现在人们的需求:我想有人可以说,或者我想有人给我解决方法。   会让我有点头疼,怎么样让自己的咨询能够有效果,或者说,我想知道我在这里能够为对方做些什么?   这时咨询设置可能需要变一变了,我可能会主动发起邀请,简单几句话让对方感觉到我是很用心地去听、去想,在咨询中尽可能可以谈谈咨询的感觉、咨询的时长和咨询固定频率,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怎么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到你,去谈。   我可能不会将在松果跟对方的连接定义为咨询,确实就是倾听。当你有需要,当我有时间,我们慢慢聊一聊你在乎的事情或感受,可能不是“药到病除”,也不是“一针见血”,设置尽可能最低的费用是因为,我仅仅想好好并认真的听你说,这是我能给到的。   一步一步,慢慢来吧。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