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4)
2020-02-17 11:18:20
松果小编
然后第四个案例是伊丽莎白,她有一个特殊的哥哥。这种人在心理学上叫作被忽视的人群,就是他的哥哥在她们家比她重要的多,因为他哥哥得了一种病叫作抽动秽语综合症,他完全没法控制自己。
他的爸妈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她的哥哥身上,这个伊丽莎白从小到大的感觉,大家如果看过《都挺好》的话,你就能理解那个女孩就像苏明玉。苏明玉跟她比起来,就根本不算什么,苏明玉只是她的爸妈偏心眼。她是在家里边干所有的家务,她提任何要求,她的爸妈说没时间。因为她哥哥天天闹事,她每次一回家,发现她哥哥在那闹事,她就觉得完蛋,什么也干不了。她的爸妈从来不参加她的学校活动,她在学校里办任何聚会她都不去,因为她哥哥经常上医院。
所以你想,这个女孩从小到大所经历的忽视的感觉是多么严重,直到有一天她毕业典礼的时候,在舞台上弹钢琴。这一天她哥哥状态不错,她爸妈就带着她哥哥一块在台下看她弹钢琴,全场安静在听她弹钢琴。她哥哥发作,然后她哥哥在底下就大喊,你想这对于一个小孩来讲,这是毁灭性的打击,当着全校的面她的哥哥在底下突然犯病。
她说我受不了了,跟她爸妈吵架:“你们难道就不能有一天把他放在家里吗?你不能找一个人看看他,为什么非得这样,为什么就忽略我的人生?”她妈妈就讲了一句话:“你比他幸运,能够控制自己,他没法控制自己,所以我希望你能够控制自己。”
她妈妈说:“假如你养两只小狗,一只小狗乱咬东西、不听话,一只小狗很乖,很可爱。如果你不得已要抛弃一只,你一定会抛弃那只更乖的,因为至少有人会捡它。”这就是他们家的格局。
经过了这个毕业典礼的风波,然后经过她妈妈跟她讲小狗的这些事以后,伊丽莎白终于接受了这一切,她学会了一个supernormal的方法,就是控制自己。她妈告诉她,你跟他不一样,你跟你的哥哥不一样,你会控制自己,所以她把控制自己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她做事极其有条理,永远替他人着想。这个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剧本呢?她的妈妈和爸爸后来竟然又生了一个小孩,就在家里边环境这么复杂的情况之下,他们又生了一个孩子,伊丽莎白特别不理解,就问她妈说:“你们连我都不照顾,你们怎么会又生一个孩子?”她妈妈说:“我和你爸爸总会走,我们走了以后,我觉得你一个人照顾不了你哥哥,所以我再生一个妹妹帮你一块照顾哥哥。”
这个孩子的使命她这一辈子的使命,就是照顾他的哥哥,最后伊丽莎白考上了名校,事业很成功并且把照顾他的哥哥成为了她这一辈子非常重要的一个责任。她接纳了他,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成为了一个会照顾别人的超级正常人。
所以有时候逆境真的看起来很大,很难以克服,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把我们体内supernormal的部分调动起来,你会知道它能锻炼你非常强的一部分。它让你更善于控制自己,所以如果我们善于控制自己,我们也可以走出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关于控制这件事,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个人控制自己的能力,一直是文明的标志之一,这种能力让理性超越激情,让个人屈服于社会,让自我比本我更强大。”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自我控制能力不是源自于自我本身,而是来自于前额叶皮层,人类的大脑形成和进化的顺序,是从后到前、从下到上,大脑最原始的部分位于大脑的后部和下部,这些部位是自动发挥功能的,不需要意识的介入。
前额叶皮层顾名思义位于大脑最上部和最前部,就在前额的后面,这个部位主管我们最先进、最超前的思维,所以如果我们仅仅以这个原始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情,我们会觉得太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对待我,为什么我这只乖的小狗要被扔掉。但假如你能够调动理性,你能够调动你的前额叶皮层去控制自己,你也可能会做出一个完全不同的选择。
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