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见到接纳改变人生》 ———强迫性重复

2020-02-12 16:40:21 松果小编
化名(黑妹)我的命好苦,我离了三次婚,每次在婚姻中都活的特别痛苦,我总是遇到渣男家暴,刚刚认识的时候都伪装的特别好,对你很关心、体贴、嘘寒问暖,时间一长贼脸就露馅了,各种打骂羞辱都来了。我父母离异,小时候他们也经常打架,我是跟着父亲的,从小就不喜欢我经常打我。你说我命怎么这么苦,难道是命中注定的吗…… 亲爱的朋友看到你一直在重复类似的婚姻模式里,并在这样的痛苦中走不出来好心疼你。同时也为你的主动发现这个问题前来求助而点赞,求助也是一样能力,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当我们如果能明白过去的伤痛,就能脱离人生困境。 看到这样的状况想到精神分析派的鼻祖佛洛伊德将此称为强迫性重复,是心理学上常见的一个现象,意指我们会不知不觉的,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当中,不断重复我们童年时期印象最深刻的创伤或者创伤发生时的情景…… 我们会看到一个现象:酗酒父母亲的孩子长大后会和酗酒者结婚;受虐孩童长大后会和施虐者结婚,要不就是自己也变成一个施虐者;遭性侵害的孩童长大后对性的理解会有偏差;过度被掌控的孩童长大后也会让别人控制。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呢?这是一个令人猜不透的现象。为什么我们要让痛苦重复出现并且还延长我们所承受的悲惨遭遇?为什么不营造一个更美好的生活逃离那些模式?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以自我挫败的模式,重复童年时期的负面经验生活。   这是一个很奇妙的事实,所以治疗师们是这样断定的:我们总是会找到办法在成年人的生活中,制造出明显类似于童年时期那般具毁灭性的情境。人生困境就是在重演那些过往模式。由此可见人生困境是根深蒂固的长期模式,如同成瘾行为或是坏习惯一样,难以改变。   在我们成年以后,我们的大脑还在帮助我们修复童年的创伤,这种修复过程我们是意识不到的。我们会很容易被某个类型的人吸引,不由自主地与他们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很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身上具有我们成长中重要人物(例如抚养人父母)的心理特征。这些人在我们生命中出现时,就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让我们借着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小时候对自己特别重要,却在重要的人父母身上未能得到如愿以偿的一些心理需求。如果这些人没有出现,通常也会为自己创造这样的情境给自己进行自我治愈提供条件。 不幸的是,因为这一切都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我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一次又一次进入重复的无用的模式,我们变得越来越挫败,越来越困惑。没能得到治愈的童年创伤就像困在我们身体里的小孩,绝望的想要被爱、被尊重、被倾听。我们会不断的重复曾经受到伤害的场景,就像每天都在同一条路上被同一个石头绊倒。直到这个模式非常明显,或者有人指出来,或者我们已经彻底厌烦了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摔倒。只有看到这个模式给我们带来的痛苦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才会想要改变的欲望。 当有想改变的欲望就会有想改变的决心和行为,要改变,就需要有体验痛苦的意愿,要正面迎战它,了解它,同时还需要纪律,每天有系统地观察和改变行为。想要改变,就不能一下这样,一下又要那样地不稳定,要持续反复练习,改变才有可能发生。拿出勇气面对过去的伤痛,才能拥有你想要的生活。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