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感受抑郁症带来精神痛苦的人,才是拯救人类的人
2020-04-30 11:48:45
岚姐~【情绪疏导】
这世上有种罕见病叫“无痛感症”,它是一种遗传性感觉自律神经障碍。据网络调查全球得此病的人不超过40人,他们一生身体都不会感觉到疼痛。我是一个很怕痛的人,想想人一生身体遭受到怎样的伤害都没有感觉,应该是一件很好的事儿哈。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6年在印度就发现了一对得了无痛感症的姐弟。一天姐弟俩嬉戏时,二人都把自己的手指咬掉了,竟然浑然不知一声不吭。直到父母回家了,才发现紧急送医。自此以后,家人为了防止这对小朋友再受到伤害时,因为感受不到疼痛而不能呼救,就给他们四肢缠上了厚厚的绷带。可见,人类感觉到疼痛是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装置,疼痛感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能然人类明确感知疼痛的具体部位,还可以根据痛感的不同判断大致是怎样的病症。
英文中painful是形容疼痛,也指遇到伤心事时精神的痛苦;中文也用心痛来形容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苦难时的心灵感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此话流传千年,令人感到心痛的事必定是不如意的事儿,可见是人就有精神痛苦的感知。试想如果精神也有无痛感,不会感受到痛苦的话,又是怎样的一个画风呢?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当跟自己谈恋爱的人是一个精神无痛感者时,自己这里因为爱情而痛苦的死去活来时,对方却没有任何感知,也就不知道以怎样的表达来回应这份感情,自己也就收不到任何来自于恋人的有温度的回应,哪怕是对方的愤怒。自己就如同啃干馒头一样,咀嚼着毫无味道的感情,分分钟自己就会与你的干馒头恋人说byebye,不用等对方的答复,瞬间闪人的节奏。而那个可怜的无痛感情人,还独立伫立在原地,对恋人的快闪行为,想破了脑壳都无解,而且永远无解。因为自己没有感受到精神痛苦,也就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应该去哪里找答案。写到这里突然觉得,相对于精神无痛感者而言,快闪的人其实更幸运,因为感到痛苦,就自觉地想要改变。给干馒头情人发出多次试图要改变的信号,对方无反馈。于是,自己不能容忍再继续承受这份痛苦的情况下,自然爱情的方向就自行转舵,寻找一个情感丰富的恋人去了。随着新情感的发展,那个干馒头情人不久也在记忆中飞逝了。而那可怜的无痛感者也许会谈一段又一段的恋爱,但同样的分手戏也会永远重复的上演。而每段分手故事情节都是一样的,自己永远被恋人快闪。而自己永远无解地站在原地,因为情感无痛感,不知道与对方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也就不知道去哪里寻求答案。最后的画风应该是这样:干馒头情人孤独地伫立于风中,面对恋人快闪的方向,心中飘过一丝无奈于惆怅。(笔者不知道无奈和惆怅是否属于有痛感的情绪)。
可见上天有好生之徳,自然创造人类时,赋予身体痛感神经,使人类通过感知疼痛找到身体的病灶;同时还赋予了精神的痛感,使人类感受精神的痛苦,于是会自觉地寻找治疗精神痛苦的方法,因为追求精神幸福感是人生的目的之一。
现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感觉痛苦不快乐。越来越多的人有抑郁症、焦虑症……从哲学辩证角度来讲,能感受到精神痛苦是件好事儿。人类感到的精神痛苦,依据追求精神幸福是生命的目标,必定能启动拯救痛苦心灵的生命原动力。人感受到的痛苦程度越大,启动拯救自己的愿力越大,所产生的能量也就越大。
有报道讲,未来人类抑郁症将是人类的第一大杀手。想想也对,人的精神垮了,纵然是有再健康的体魄,最终败给了一个残缺的心灵。就好像是一台配置世界最先进的电脑上运转了一个bug超多的系统,使用起来会是怎样的一种崩溃赶脚。好在人类也求生的本能,最终不会让自己沦为那台运转着超烂系统的高配置电脑。自然貌似只赋予了人类这个物种一个能够辩证思维的头脑,用它来感知精神痛苦,但是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它另外一个更高的功能,就是通过感知痛苦启动大脑的自救功能。至于自救的方法,自然也赋予的人类足够大的主观能动性,足以让人类能自己找到最有效的方法。
可见,那些最先感受到抑郁症带来的精神痛苦的人,才是拯救人类的人。因为他(她)们是最先通过感受精神之痛,从而启动生命原动力的先行者,进而成为为人类寻找拯救方法的先驱。
生命就是这样的呈现方式,永远的一体两面。让人感受痛苦的同时,又是人生重启的时刻。人生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