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肺炎病例上升,焦虑恐惧免不了,这份“心理防疫”送给担心的你
2020-02-04 17:53:27
松果小编
新肺炎疫情期间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到生理上的自我保护,更要开始慢慢给自己进行心理上的建设,不然焦虑、恐慌会让我们陷入更大的痛苦中。
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调整:
第一,情绪上接纳和承认现在所处的困境。
这个期间,我们会慢慢回归理性和感性的平衡,在情绪上的改变是开始接纳自己的波动的心情:紧张、兴奋、恐慌、愧疚、焦虑、抑郁都是面对疫情压力下的正常情绪反应。不同的人的想法和环境不同,我们的情绪表现也会有所差别,都是正常合理的,无需谴责自己,也无需特意去抵抗它。允许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出现这些情绪的波动和转折,面对疫情时,我们需要有感受和反应,我们也尊重身体的感受和反应。
1、合理地宣泄情绪,如果想哭,就让自己哭一会;如果觉得生气,就大喊几声,或者出去跑几圈;如果觉得焦虑,就给自己找一点事情做,比如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烦恼和焦虑,然后把这张纸撕掉。
2、寻找亲朋好友的支持,但是要注意,尽量避开只会一味嘲笑自己、否认自己的担心和焦虑、批评自己的人。
3、回忆一些让自己感到力量和勇气的电影或者歌曲,去重温它们。
第二,认知上的改变:积极暗示法
很多人之所以会出现难过、焦虑和抑郁,是因为过度关注负面信息,从而把事情想得太消极和悲观。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是不合理信念的三大特征。当我们出现这些不合理信念时,我们要及时把它们辨认出来,并进行认知层面的转化。
比如:“确诊的感染人数越来越多了”这是很消极的暗示,我们可以对它进行积极层面的转化:“这也意味着政府将越来越重视此事,疫情将得到更加强有力的控制”;
第三,行为上的改变:有计划地去做
我们可以尝试回到自己以前熟悉的作息中(无论你的生活规律如何,但前提是规律),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1、减少对新闻的关注,让自己远离手机,不要时刻盯着数据和群里的信息,远离刺激源;
2、把这段时间当作一次休息和整理自己的机会。想一想,自己很久之前就想做,但是一直没去做的事情有哪些。有的人可能是想看一本书,有的人可能是想看一个剧,有的人可能是学习某种新技能……列一个清单,一件一件去完成。
3、制定一个生活作息表,设置提醒,并试着完成它们。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进行身体劳动和其他具体工作,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如室内运动、做家务等。
如果我们无法完美地执行自己所有的计划,也没关系。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保持稳定性,找回掌控感,而不是在现在的境况里把每件事都做到尽善尽美。
总是,面对灾难,我们可以焦虑消极,但是更应理性勇敢面对。紧张过、兴奋过、焦虑过、恐慌过,现在也是时间和机会,来思考下,以后该怎么过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