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吵了一辈子架却还能在一起?

2020-01-14 04:41:08 松果小编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吵了一辈子架却还能在一起,有的人只因为一点小事意见不合就分道扬镳。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的情感账户。 简单来说,情感账户是对于人际关系中相互信任的一种比喻。我们将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作用,比喻为银行中的存款与取款。存款可以建立关系,修复关系。取款使得人们的关系变得疏远。 事实上,在每一个人际关系中,你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存款和取款。在彼此交往中,你不是做存款的事情,就是做取款的事情。你无法控制别人是否存款,但是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行为,从而产生向对方账户存款的实质行动。随着你向对方账户持续的存款,你就能获得对方的理解,你就能获得对方的信任,你就能解除对方的误会,你就能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柯维博士指出:“透过人际关系的存款,你可以建立自己与他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也激发出正直、创造、自律等品质。” 情感账户如同真正的银行账户一样,投入的越多,能支取出来的就越多。不管我们承认与否,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都在下意识地经营着自己的情感账户,只不过有些是隐性的,平时不太注意罢了。 如果我们是真正关心或爱护对方,就等于向对方的情感账户里“存款”;如果只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做出损害对方利益的事,那就等于是从别人那里“取款”,当存折里的钱被取光或出现赤字时,我们就不能够再从对方获得帮助和支持。 那么我们如何向我们的情感账户中存款呢? 1.理解他人。真正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待问题。欲想他人理解我们,首先我们得理解他人。多为他人着想,尤其是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分析和处理问题。 2.注意小节。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节,如疏忽礼貌或不经意地失言,其实最能消耗情感账户里的“存款”。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贫贱富贵,即使外表再坚强,内心仍有着细腻脆弱的情感。在工作和生活中,大事要用心,但小节也要多注意。 比如你可以不定期翻看朋友圈时,给朋友圈点赞;你可以在吃完饭后,将仅有的一张纸撕成3份给大家擦手;每次吃完饭主动去付款(不是装模作样);经常给好友分享好东西;在朋友遇到困难时,主动问是否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3.信守承诺。守信是一大笔收入,背信弃义则是巨大的支出,代价往往超出其他任何过失。信任是重要的,但又十分脆弱。一旦我们失信于他人,就很难再次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关系。不要轻易许诺,但一旦做出承诺,就要言必行,行必果。 4.表明期望。对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相关的人员,我们总会有所期待,往往误以为不必明确相告,对方也明白,而实际情况则不然。这往往也是信任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其实,有时候,明确提出要求或条件,将一切挑明了,摆到桌面上来,问题往往更容易得到解决,也不容易引起误会。 5.正直诚恳。正直诚恳是一项重要“存款”。反之,已有的“存款”也会因而贬值。不在背后说人长道人短,而在人后对他人保持尊重之心,不但可以赢得当事人的信任,同时还会赢得第三方的信任。 6.勇于道歉。如果因为自己的错误导致从情感账户“提款”,则要勇于道歉。向对方真诚地说出我们的歉意,往往也会赢得别人的谅解。 7.以情感人。人是很容易被感动的,而感动一个人靠的未必都是巨大的投入,一个热情的问候、温馨的微笑,也足以在人的心灵中洒下一片阳光。 8.赞扬和鼓励。 在同事或下属做出成绩时,应该对他们多一些赞扬。另外,对下属而言,倾听他们的意见也是一种鼓励方式。在工作中,许多下属不是埋怨工作辛苦,而是抱怨自己的意见、建议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下属心情愉快莫过于领导能在工作中经常倾听他们的谈话、尊重他们的意见。 总结:存款行为即是让对方感到开心,快乐;感觉被欣赏,肯定,重视。 在我们存款的同时还要警惕无意识的取款行为。比如不要轻易群发私信求点赞;不要群发私信给孩子拉票;能够百度一下的事情,不要随口就问同事,耽误人家的时间;不要有事没事摆一张臭脸等等。你们的每一次吵架都是在从你的存款账户中取钱。 举个夫妻之间的例子: 甲和乙,乙每天回到家都会主动说一声我回来了!而甲每天在乙下班回来时都会放下手机前去问候乙的工作情况,以及累不累等。每次对方生病或身体不适都会立刻关心对方,照顾对方。他们为彼此都付出很多,所以当他们发生争执后不久就会和解。 而丙和丁却不同,丁每天下班冷漠的回到家,丙继续玩着手机,丁总是抱怨丙家务不好,丙总是抱怨丁不做家务,彼此对对方漠不关心,最后当他们的存款用尽,他们终于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离婚了。 其实每次战争的爆发都不是偶然,是长久火药的积累导致的,只是刚好这次点燃了导火索而已。 情感账户的红色赤字也不是短时期可以做到的,而是长时间的多取少存积累而成的。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