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假设的解释(三)
2020-01-14 03:08:31
松果小编
例如:一个女生,喜欢同性:
1、她的身体———喜欢同性。
2、她的价值条件化———不能喜欢同性!女孩子,要喜欢异性、跟异性结婚,才是有价值的!
结果:她的内在,就打起来了。
说白了:价值条件化,就是不想让身体过得那么暇意!
身体,喜欢什么。
价值条件化,就说“你这样做,是错的!你那样做,是错的!你应该怎样、怎样做,你才是正确的!”。
价值条件化,就是各种的要求、各种的标准!
价值条件化,那样挤兑身体;那么,身体可不就得生病、产生躯体症状吗?!
身体的各种需求,在价值条件化的阻拦之下,什么都得不到满足。
1、身体,喜欢吃甜的。
价值条件化,就说“女孩子不能吃糖!吃糖,会长胖!女孩子,要保持苗条的身材!”。
2、身体,不喜欢加班。
价值条件化,就说“你不能懒惰!你得做一个勤劳的人!”。
那么,长此以往,身体能不生病吗?!
身体,因为内在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
慢慢地,就会生病;
严重的,就会产生躯体症状。
但是,哪怕来访者的身体,已经产生了躯体症状;
只要咨询师,可以给到来访者,足够的尊重和关爱;
那么,来访者的身体,就会启动自我疗愈功能。
卡尔•罗杰斯:人的身体,就和人的皮肤一样,是具有先天自我疗愈功能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