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矛盾的自己

2019-12-31 08:45:10 松果小编

前些年,单位的同事圈子里也常以聚会喝酒的方式沟通感情,一天热热闹闹的,大家很是融洽。有一年,单位来了一位副职领导,按照惯例,我们这些基层的小头头一定要张罗着聚一聚,喝点酒。一方面这是先入为主的礼节问题,还有就是以后大家在一起工作,感情沟通明白了,工作就好开展,于是,当天下班,我与单位其他几个中层就邀请他出去喝酒。这哥们让人感觉挺实在的,为人热情,说话也幽默得体,只是有一样——不喝酒,任凭大家怎么真诚相劝,始终滴酒不沾。不甚了解,也不好深劝,酒桌上,我们几个“老人儿”推杯换盏,喝的也挺嗨的。 后来有几次聚餐,这哥们也一直没有端杯。但这一点并没有影响我们感情的发展,毕竟人各有所长,不能喝酒也算不得什么问题。直到有一天,我听外单位的一个朋友说,他在某场合见到了我们这位领导,当时还有市领导在场,这哥们很会表现,为表忠心,自己不但主动喝酒,还不失时机地替领导挡酒。我开始不信,后来经过求证,确认了事实。忽然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原来他不是不能喝酒,是不屑跟我们喝! 又有几次他跟别人喝酒的消息传到了我们耳朵里,大家都心照不宣,但是,同僚们聚会的场合就很少再有他的身影了。对他敬而远之,成了大家心领神会的共识。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我们更看重彼此间的信任与合作,这位领导因此在我们单位干的并不得心应手,勉强维持了两年就找人调走了。 他错在哪里了?是因为不喝酒吗?显然不是,问题出现在他对不同身份者的主观分别,并采用自相矛盾的双重标准,客观上否认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矛盾。 同样酒场上的案例更容易被人理解:在一个相对正式的场合,我不无善意地向你敬酒,你没有理由地拒绝接受,而别人邀你举杯,你却豪爽地一饮而尽,那么,你还能凭什么说对我没有敌意呢? 我有一个朋友,机关里的小干部,为人老实本分,妻子善解人意,日子过得恬淡温馨。我以为他生活平稳幸福,不料有一天他竟跟我十分激动地抱怨起他的妻子来。原来,他妻子知道他手中有一些小权力,就经常嘱咐他不能贪便宜犯错误,常说“平安是福”,可有的时候,妻子又总是在他面前抱怨生活的拮据,张口闭口都是羡慕几个有钱朋友家的生活方式,这让我的朋友深感困惑。一方面,他早就把工资卡交给了妻子,他本人烟酒不动,除了一些硬性支出,几乎很少花钱;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在体制内工作,合法的收入只能是死工资,并且不允许兼职。对于这些,妻子是十分清楚的,而她的抱怨,又是表达怎样的想法呢?朋友为此颇感苦恼,他认为妻子说法和想法前后矛盾,让他很不舒服。 说到这里,大家不难看出,这种双重标准的自相矛盾,无论在单位、社会还是家庭,都是和谐人际关系的第一杀手。 如果你愿意静下心来观察,也许你还会发现,这样的矛盾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无处不在: 你一方面希望领导公正廉明,另一方面,却希望受到特殊的照顾; 你希望丈夫有广泛的人脉,好让你们的生活左右逢源,而你却常因为他忙于应酬而苦恼; 你期望孩子有能力、有主见,长大在社会游刃有余,却事事包办代替,不许孩子有些许叛逆; 你艳羡别人身体健康,却不愿少吃一口,多走一步; 你讨厌社会不公,却乐于利用自己的“资源”破坏公平。。。。。。 这所有的矛盾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我们常常被迫在自己内在世界的各种冲突中选择,这让我们身心难得安宁,我们经常会莫名的焦虑,而科学证明,焦虑的情绪是身体健康的第一杀手。 再深入剖析自己,我们会发现,所有的自相矛盾都来自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统一。我们虽然身处现实,却紧紧抱着自己设定的理想不肯放手,两个自我相互缠斗,难解难分,相互矛盾:;一个自己活得极度纠结、怨气冲天的妈妈却坚持要为孩子设计未来的幸福;一个完美主义者宁愿自己抱残守缺也要拒绝接受世界的不圆满和别人的丁点过失。。。。。。 有位哲人说:“心是最狡猾的东西。”现实生活中,有的自相矛盾的信念是极具伪装性的,如果没有别人的提醒自己是很难觉察的。比如:“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应该对我怎样。”乍看起来前后一致,十分合理,而一旦我们认真推敲,就会发现,这该是多么荒唐的想法啊! 事实上,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完全接受现实,回到当下,那么,长久以来压在我们心灵上的沉重负担就会立即冰消瓦解,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轻松。“我就应该是现在的样子”,“我接受过去所有的愚蠢和失败,因为那就是我”,“我接受过去所有的挫折和不如意”,“我所能做的一切都必须从现在开始,从脚下出发”。你会发现,你不用再抱怨命运的不公,你不用再嫉妒比你“成功”的同类;你也再不必找理由跟自己的熟人暗中攀比。。。。。。 回归身心的和谐统一,我们原本喧嚣的内心世界会霎时安静下来,相由心生,我们的表情将由此祥和,我们的肢体也将由此平静。现代人的最大缺陷也正在于此,无论做什么事都很难安下心来,集中精力:吃饭的时候我们津津乐道同事朋友间的关系,大部分心思都不在美味的食品上;睡觉的时候又胡思乱想着未来,久久不能进入睡眠;闲暇的时候,我们不由自主地拿起了手机,打开微信。。。。。。这样的生活,真可谓寝食难安!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各种情绪的奴隶,各种习惯的俘虏。 回归生命真实的状态,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要学会觉察自己。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就是回归了理性,就能渐趋统一。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