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02—如何既保证工作效率,又让大家喜欢你
2019-12-21 13:43:49
松果小编
很多人都会觉得办公室的人际关系相对于其它地方要更紧张,我们都想改变这样的状况,但苦于没有好的办法。那么到底如何既能保证工作效率,又让大家喜欢你呢?其实,我们大家都可以运用以下几点学到情绪技巧,让你既完成工作,也能更加讨人喜欢,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和佛教中的慈悲心有关。一心向善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也就是所谓的
第一点: 慈悲心意味着快乐。
在每一个信仰传统和哲学流派中,慈悲心都被看作一种伟大的品德。如果怀有慈悲心是件苦差事,那么除了圣人以外,恐怕没有人会去运用慈悲心。但如果慈悲心意味着快乐,那每个人都会这么做。
现在我总算理解了释迦牟尼为什么能够义无反顾的舍弃王子身份而去流浪的心态了;也明白疯颠济公,为何会在洞房花烛夜里离去了;原来他们早就知道了慈悲心意味着快乐,至高的喜悦状态只能经由慈悲心达到。
所以,圣人们的慈悲心体现在他们的佛场中,而我们普通人的慈悲心就在我们身边的真实世界,这也是磨炼我们情绪的最佳场所,同样也是我们追求快乐的必要条件。
就像我每天早上在马路上开车时,遇到一些想要过马路的行人,我会停车,主动招手让他们过去,他们会给我一个微笑,而我在接下来的时间或者说一整天里都会很快乐;当我在媒体上看到各行各业的人,为了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发动善举的时候,我也会感动得落泪。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古天乐,他投建了99所学校,750个爱心水窖,18个卫生所,真的是施舍比得到更快乐。就像我们上面一开始提到玛丽的例子一样的,玛丽的心底是有慈悲心的,有这种心态的人情绪都会很平静。她让歹徒看到了她的善意,也让歹徒认清了自己的邪恶。
从古至今,无论是西方和还是东方的人都是邪不压正。慈悲心不仅是引发极乐的源泉,还是引发最强大领导力效率的必要条件。
第二点就是:富有慈悲心的领导力最有效率。
想要达到这样一个转变,我们只要改变一点就可以了,就是从“我”到“我们”。
换句话说实践慈悲心就是从关注自己到关注他人。把重点从“我”个人转移到“我们”大家。
我们还是从小王的例子入手,他作为团队里十个人的主管,他不仅要把老板交代的工作做好,也要和团队成员处理好关系。九品芝麻官在很多人心里是不重要的,甚至于不屑。但是小王没有这方面的烦忧,这倒不是他天生好人缘,只是因为他的做法和别人不一样。
比如在加班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我们”,自掏腰包请大家吃夜宵,哪怕只是一碗炒粉丝。女同事每个月的那几天,他会明显减少同事的工作量。男同事家里有人住院了跟他请假,他会在下班后带着礼物去看望。
团队里谁的工作出了问题,他会第一个为其扛下责任,再去寻问对方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或者难处。如果是你,这样的同事你会不喜欢吗?你还会觉得工作是应付差事吗?一定不会吧。
谁都喜欢与善者为伍,与德高望重的老板共事,慈悲心能够激励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潜能,都可以从被动的工作状态转到主动的工作状态,如此看来就会自然地提高工作效率。
那么,我们知道了前面的慈悲心所带来的快乐和效率,我们再来好好了解一下洞察力在工作上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一样呢?
第三点就是:在任何一种社交场里,我们都要带着洞察力与人交流。
同理心是有效交流的必要条件,但光有同理心肯定是不够的。比如谈话中涉及的身份认同问题,还有交谈的实际效果与交流者初衷相背离的问题。所以,我们还需要知道有关洞察力的四个重点:首先需要:洞察出结果并不代表意图。
什么意思呢?如果有人对我们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情造成了伤害,我们可能会自动假设对方是有意的。也就是说我们会假定对方的意图才造成了结果。让我们回到上面第一部分小王的例子中,小王这一次既没有和同事吵架,也没有遇到要好的经理调离工作岗位的事,只不过是女经理让他去代替请假的司机,临时代替一天。
女经理急着去和客户洽谈项目,而小王却不清楚路线,他的导航也出了问题,小王着急的乱转,女经理平静的让他停车去问问具体的方向,想要节省时间。
但是小王却憋了一肚子火,他觉得女经理轻视他。女经理只不过是想早点赴约而己,她的话并非出自她的本意。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可以说是经常发生,但是女性的本意并不是真的在质疑男人辩识方向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根据初衷来为自己解释,而用结果来评定他人。所以我们只看结果并不能代表当事人真正的意图,先人一步洞察出对方的本意就显得尤为重要。
职场人都觉得压力山大,但如果有一个理解你的上级或一群同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这就需要我们看看第二点:洞察出对方的身份。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要有身份认同感。
如果上级对你的工作不重视,同事对你的能力有怀疑,烦扰你的问题就是“我的能力不行吗?”“我是个好人吗?”“我值得爱吗?”,这样的你每一天都会感觉压力山大。
我们依然来说说小王。有一天,经理要针对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找小王谈话,小王很焦虑,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走进了经理办公室等着挨训。
可是经理却在开始的时候这样说:“小王啊,我听说你有一个项目的创意很不错呢。”经理在谈话的一开始就肯定了小王的工作,表示了对他的能力有信心,但是他关心的问题是小王还需要哪些额外的资源来推进延后的项目。
通过对谈话开始的部分有技巧的处理了身份认同问题,谈话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小王很受鼓舞,经理也达到了目的。任何情况下,针对任何人,你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和对方开始一场谈话,当然这句话必须是正能量的,不能涉及别人的隐私。
对于公平的定义,我相信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秤,但基本上都是天平的两端一样重,可现实中的我们需要这第三点:洞察出公平的真谛。人类是唯一一种宁可伤害自己的利益也要惩罚“不公平”行为的生物。其它任何动物都是以维护自身利益为生存条件的。
我们同样回到小王的故事中,在一次会议上,老板让大家提出一些针对某项目的方案,最后,小王的方案得到了老板的认同,但老板总觉得可以再改改,这个时候,另一个同事小明给出了一个小意见,老板立马决定采取他们的结合方案。
月底的时候,老板给了小王1000元奖金,而小明只拿到了100元的奖金。按理说小明没有理由拒绝,因为比起空手而归,他至少可以得到100元奖金,这是他最划算的选择。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处在小明的位置时会不同意这笔交易,因为都觉得“不公平”,最后,小明负气而走。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黑猩猩中时,比如给它们分配香蕉,它们都不会不同意这样的交易,对它们来说,放弃香蕉就太不划算了。
所以公平感其实在每一个人心中是不一样的,不是像天平一样五五分成保持平衡。像这样追求公平的情绪太强烈了,以至于最后我们常常会损害或者放弃了自己的利益。说起硅谷,我们都知道那是一个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位于旧金山南端。
他们带领着全世界进入了电子时代,但有一点他们没有告诉大家,那就是我们现在要说的第四点:洞察出电脑另一端的人。
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流,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不知道对方的情绪背景,有时会导致严重后果。大脑接受不到对方的情绪感受,就会自行组织创造你对那个人缺失的信息,类似于我们认为的“随机”。
但这个“随机”出来的信息比实际上的要糟糕太多。就比如小王刚好就经历了一次可怕经历,他和一个客户在电脑上沟通一个项目时,对方发来了一个笑脸加上一句话:你这可恶的家伙。
小王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都吓到嗓子眼了,完了完了,一定是我又说错什么话了,爬楼梯看聊天记录,实在找不到错在哪里。他再也不敢说话了,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等着被老板骂。
可是下午,那个客户刚好有事来公司了,见到小王时微笑着说出了第一句话:“你这个可恶的家伙。”当时小王就傻了,原来这是他的口头禅,是在开玩笑,虚惊一场。
后来小王有经验了,不管是在给客户或同事发送一些信息出去时,他都会检查一下是否有模糊不清或者是会令人误会的玩笑话,有没有让对方感觉到模糊不清的含义。在心里想着对方收到信息时的形象,并且做着上面第一部分的“就像我一样/慈爱禅修练习”。真真切切的感受那一个人收到信息时的样子。
说到这里我才发现,小王真是集万千宠爱与一身,这个情商金刚经早己被他练成了内功,无所不能的可以在这个新时代里一路打怪升级了。
最后,我再送你一个额外的小秘决:从明天早晨开始改变自己,如果你遇到的是陌生人,你就微笑;如果你遇到的是熟人,你就说“你好”;当然突然之间冒出一句你好有点突兀,那就换成英语“hello”,我们含蓄的母语不好意思开口说的话,我们就换成英语,反正地球人都知道这个意思,这样的话,我们真的可以百毒不侵了。坚持一个月以后,你会发现,你收获的比付出的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