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重在心态
2019-12-20 22:52:31
松果小编
今天,接到了一个高三女孩儿的咨询,深深地感受到了女孩儿焦虑的心态,迷茫无助的状态,让她已经一周没有去学校上课了。通过聊天,我了解到女孩儿的学习基础是不错的,只是初入高三,有一些不适应,一时间没有调整好,而引起了轻微的焦虑。
其实,很多孩子步入高三都会出现情绪的变化,只是明显程度有差异。今天想和各位高三的学生和学生家长分享备战高考的一些事宜,希望能够帮到有需要的考生和家长。备战高考的过程情绪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不同的关键点有不同的情绪体验,科学应对是帮助孩子减缓压力最有效的方案!
根据不同的关键点,我们一一表述:
第一个关键点,高三年级每节课以考点贯穿,学习节奏紧张。孩子,老师建建议你升入高三年级之后,可以在每次月考之后,找到备考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交流,根据成绩制定下一次考试的目标,调整学习策略,成绩才有可能稳步提高。孩子,如果你擅于与同学结成学习同盟,你将不仅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而且,还能获得心灵的支持。
第二个关键点,是进入十一月份的假疲劳,第一次月考后,考生真正的进入了高考角色,此时自主招生、加分政策纷至沓来,考生的情绪敏感易波动,每一次考试结果不理想的考生,真切的感受到之前知识的漏洞是无法绕过的,他们往往选择补习机构恶补知识漏洞,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与老师复习进度会师,但现实很难快速会师,结果补漏效果不明显,新的知识又落下了,形成恶性循环。其实高三年阶段事半功倍的复习方案就是紧跟着老师的节奏,老师不仅对高考考点心中有数,还清楚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由此安排复习的难度和进度。复习一个阶段,考核一次,学生可以根据成绩和名次了解该阶段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第三个关键点,寒假后进入高原期。第二学期开学的验收考,是考生第一次面对文综或理综的试卷。既是知识的整合又是考生心理上的挑战,就算考生掌握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也难以灵活的作用到综合的试题中,没有思路是普遍存在的。该阶段学习出现停滞,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会有所下降。这个阶段的心理感受和高原缺氧极为相似,每迈出一步,都需要很大的气力,承受着各种不适,故称作高原期。顺利度过高原期,实现学习能力从量变到质变飞跃的关键是减速、夯实、静思。相对缩短学习时间,夯实基础知识,不要触碰难题,同时静思两件事,一是准确预估高考分数,根据三年的学习情况和名次客观的预估高考成绩分数,再将总分进行细化,各科能够为总分提供多少分;二是细化各题型的时间分布。
第四个关键点,考生分数急剧增长期,三月份之后是考生分数急剧增长的关键期。一模之后,可要心态平和,学法得当,节奏科学,到高考时涨一百分都不是高不可攀的(有着近二十年教学经验的丽珊老师指出)。如何才能获得涨分呢?此阶段应该增加弱势学科时间投入,将短版补上。考生往往钟情于强势学科,而对弱势学科则充满了恐惧和排斥。这样一来弱势学科就越来越弱,而强势学科则涨幅有限。殊不知弱势学科才是涨分大户,想想看从七十分到九十分和从一百二十五分提高到一百三十分相比,哪一个容易呢?而前者升幅二十分,而后者只有十分。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考前的每一次月考,通过月考能够发现知识上的漏洞,复习思路的欠缺,改善复习策略,同时制定具有一定弹性的阶段目标。
第五个关键点,自己复习的阶段。离高考还有半个月,制定计划一定从实际情况出发,计划宜粗不宜细,要有弹性。梳理知识和做题热身相结合,一味做题忽略回归教材整合知识,对知识没有整体的把握,不能掌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脑子提纲挈领,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明确的全部的预估,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有很强的挫败感。而此时一味地看书不做题,则缺乏临场感,做题效率不高,俗称手生。所以,此时要梳理知识和做题相结合。
考生在考试之前都会存在一定的焦虑心理,但是造成焦虑的原因却各有不同,比如父母关系、亲子互动、家族攀比、师生关系、学习方法、情绪管理等等。在现实生活中,一旦父母发现孩子有考试焦虑,建议找到科学的心理咨询,帮助孩子正向的去解决这些问题。这里与考生和家长分享了高考的关键点和闯过去的策略,也预祝每一位高考的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绩,实现自己的求学梦想。(部分观点来自丽珊老师的《高考成功,赢在心态》一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