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雪巅峰,温情脉脉
2019-12-13 07:30:42
松果小编
看到这幅图,或多或少都会有清寒之感,但有些人却将它看做仙境奇缘,满是向往与追求之意。同一幅图,不同的感触。犹如同样的世界,同样的基因和环境,却可能造就不同的人生,或是凄凄惨惨或是飞黄腾达。原因为何?老天不公?运气好?还是?都不是,核心是认知不同,思维不同。
心理学家埃利斯就有提出过认知行为疗法,其核心就是引起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可见思维认知本身得重要性。
举个例子,同样的半杯水,A想到只有半杯水了;B却思考为还有半杯水。她们都面对的是同一半杯水,她们的情绪体验一样吗?显而易见前者多是沮丧忧虑等负性体验,后者则不然,体验的是幸运满足。而情绪又可以影响行为,行为又会作用于认知,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其结果可想而知。
认知可以影响情绪,正向的认知会带来正向的情绪,从而使得我们有更多的能量去思考事件,总结经验等,从而使行为更有效。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认知思维(想法),无限循环反馈,反之亦然。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困难那么多,我们依旧为情绪和失败等所苦恼,我们是否也可以改变实况,实现“转运”呢?
无疑是可以的。当一件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我们情绪很崩坏,觉得自己没有用,好傻等负性情绪喷涌而出。啊,我们的体验糟糕透了,我们下次再也没办法做好这件事了。此时我们的自我效能感蹭蹭下跌,我们的勇气也没有了。这是如果我们重新认识这件事,合理归因(事情的原因是什么?不是我们能力的问题,而是努力付出不够,外界原因等),我们则会看到欠缺点,给下次努力了方向,同时我们觉得不是能力等我们本身固定不变的东西导致这样一个结果。我还是我,我并不糟糕思维的推动下,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不会下降,则会重拾信心,努力向前。
可见思维认知对我们的影响是多么大啊,因此我们需要抓思维,打破恶性循环。
同样行为也可以改变情绪,改变认知,这与上述道理相似。比如每天对自己笑笑,莫名的情绪都会好起来,不信可以试试。
同一幅画,不同的思维不同的体验,或是人间仙境,或是绝境。核心在于我们的认知思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