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营养,养育幸福孩子

2019-12-12 12:24:21 松果小编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可是,我们也许不知道,就像需要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还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幼年时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在其后的一生中他都会不断寻觅,并因此引发各种状况,直到找到曾经缺失的心理营养。 第一个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 0~3个月,孩子刚出生不久,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作:无条件的接纳。 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其实小宝宝什么都知道,只是他不会说话,有需要时只能用哭来表达。 在需求表达那么不明确,未来的一切也都那么不确定的时候,他最需要爸爸妈妈无条件的接纳。“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好不好看?你更不知道我乖不乖?但你就是尽你所能来满足我、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孩子渴求的、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第二个心理营养: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0~3个月的孩子还需要确定:“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我是No.1。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体不舒服,但如果你发现我饿了、生病了,你都会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满足我。这样,我就会知道,在你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对于母亲而言,做到这些并不难。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物质,促使妈妈心甘情愿地为孩子提供一切。生理上,提供乳汁;心理上,提供无条件的爱。在妈妈的眼里,孩子一定是最完美的,没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第三个心理营养:安全感 从4个月开始,孩子进入另外一个阶段——想要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孩子本来和妈妈连在一起,出生时经历了生理上的分离。从4个月开始一直到3岁,是孩子要和妈妈或爸爸剪断心理脐带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做好,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独立。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在安全感建立这件事情上,妈妈的作用大过爸爸,因为孩子分离的主要对象是妈妈。如果妈妈的状态稳定,孩子会很自然地走过这个分离期,并获得安全感。那么,妈妈怎样的状态,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安全感呢? 首先,妈妈要情绪稳定。常处于焦虑状态的妈妈,很难心平气和,她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情绪容易失控。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让自己情绪稳定,跟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如果妈妈认为自己有情绪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面对孩子。 其次,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孩子那么小,对物质没有那么大需求,父母亲之间良好的关系,才是孩子最渴望也最能给他安全感的东西。父母关系好,他自然很开心,因为父母是孩子全部的世界。如果父母经常吵架,相互指责,孩子就会很害怕,而他无法表达害怕时,就会用很多古怪的行为来呈现。夫妻关系在孩子成长的头几年里,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第四个心理营养:肯定、赞美、认同 当孩子进入4~5岁这个阶段,有了“我”这个意识的时候,他非常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 第五个心理营养:学习、认知、模范 6~7岁的孩子,特别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范。 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当碰到麻烦时,我怎么办?如果心情不好,怎么办?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孩子需要学习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生活中的问题,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