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有疗愈功能

2019-12-11 21:08:17 松果小编
1、 社会高速发展,人们每天为了票子、房子、孩子而活得亢奋不已,低头算计着自己的小日子,不经意一抬头,惊讶地发现:身边的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咋冒出那多抑郁症患者了呢? 忙,让我们没时间沉静下来。感觉每天不做出点儿有关物质的事情,就对不起这个时代,没时间感觉简单的快乐。 可当真坐在电影院里静静地看电影的时候,看着片名《我和我的祖国》陷入了沉思,那时的人们笑得忒自然,活得忒简单。 那时的人感觉和祖国的关系,应是比依恋关系更近,比生存关系更深,比血缘关系更浓。 因为祖国的大爱,因为祖国的付出,她不但养育了我们,还养育了我们的祖祖辈辈。更因为那时的人们心中最热爱的是祖国,整日忙碌得不能再忙碌,快乐的不能再快乐。 身体不断忙着,心理还很充实,那个时候是天然防止抑郁症的时期。 2、 很久没有因为看电影流泪了,在电影院里漆黑环境的掩护下,看着《我和我的祖国》一段一段的情节,让我止不住地落泪。 开始时,看到感人处,因为周围坐的都是同事,很有些不好意思,用手偷偷的揩泪,后来沉浸其中,也顾不得许多,反而享受着泪流满面的痛快。 电影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名字叫“相遇”,是个简单又普通的故事——六十年代,经人介绍的一对儿青年男女,虽然彼此倾心,最终却没能成为夫妻。 原因是由女主在公交车上与男主意外相逢时,由女主用口述的方式叙述了他俩相识相恋的过程。 女主对于那个时代来说,属于敢爱敢恨有些大胆的姑娘,男的踏实稳重,总现代的话说属于“理科男”。 从现在的角度很难理解当初得择偶标准,男的不帅、不酷,穿着普通行动木木纳纳。 初次见面,两人说了七句话,看了一小时书;再次见面在公园见一孩子落水,男的丝毫没犹豫跳下去救人,结果还是乌龙一场,人家正跳水训练呢,没自杀。 女主就是觉得他有意思,没询问他家有几套房产,也没考察他有无存款,就是这么简单淳朴的喜欢,遵循内心的感受。 并且在她发烧难受,男主骑车给她买了三个大西瓜,说是“西瓜败火”得那刻,就认定“就是他了”! 可他却消失了三年,因为大爱,放弃了自己的小爱,因为国家而放弃了自己,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那时的人活的傻吗?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他们活的很真实,他们因为自己喜欢的事业,奉献出了自己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他们认为很值,是主动的选择。 如今,因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患癌患抑郁症等,对生命构成威胁,那是被动的选择,一辈子太冤。 为这么简单的故事,为他人的故事而流泪,我是不是太“那个”了?回想当时的感觉咋那好呢? 答案立马显现:真诚使然。 3、 用凡人的角度去看大国事件,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感受,但是总体感受是,那时的人们很纯真,活得很真实。物质条件虽然匮乏,但是心里面很富有,他们更注重内心的感受。我们如今是将内心的感受物化、口头化了。 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沉浸其中,在那个时代中徜徉,每一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故事,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深情,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感想,在那里边徜徉,让自己重活一回,感受一回,体验一回,让那些浓浓的爱国心复燃吧,让那些浓浓的爱国心展示出来吧,不再沉默。 这部电影,也像这类方式,给我们展示的是一段一段的故事,但它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从一个个小人物的角度来说我和我的祖国之间的关系,有亲情,有依赖,有遇见,有帮人,有助己……整体是积极向上的,是简单快乐的,是想种下抑郁也没有“土壤”的。 看完电影后第一个冒出来的感悟就是“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什么没有这么多抑郁症患者呢?”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