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日记,帮你掌控情绪

2020-03-17 17:35:49 松果小编
ABC理性情绪疗法是由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埃利斯创立的。A是诱发性事件,即引发你情绪的任何负面事件,如晋级职称失利、夫妻吵架、丢失心爱的物品等。B是在诱发性事件之后产生的信念,即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C是后果,即不愉快事件之后的感受、情绪与行为。 我们一般认为一个负面事件会立即自动地产生一个后果。但是埃利斯认为,其实是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引起了某种后果。在事件与感受、行动之间,B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发现,两个人遇到同样的事,他们做出的反应有可能完全不同。这种不同就源于他们内心所作的解释不同。 歪曲的认知往往使人们只能看到与他的看法相符合的证据,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个焦虑于自己的孩子不优秀的妈妈,往往只能看到孩子的缺点,而对所有的优点视而不见。 一时冲动酿成大错的事例屡见不鲜。为什么我会对事件做出不恰当的反应?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因此对自己不满的时刻。 如何才能发生改变?首先我们要了解导致这些反应的原因。闭上眼睛回想,当经历某种感受时你在想什么?通过想象当时的情形和感受,你就可以觉察是什么信念引发了这些情绪和行为。 这种内在对话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行为,只是这种对话往往自动发生,我们很难注意到自己在想什么。只有当你有意识地去觉察的时候,那些自动思维才会浮现出来。 下面这个ABC日记可以帮你捕捉自动思维。 ABC日记 不好的事 想法 后果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ABC日记分为三栏: 第一栏是不好的事,可以是任何让你烦恼、不开心的事,尽量详细、客观地记录实际情况,不要写原因,不要进行评估。 第二栏是想法,是你对不好的事情的解释。注意要区分想法与感受,“我认为他不喜欢我”、“我觉得自己是愚蠢的”是想法,“我现在很孤独”和“我后悔极了”是感受,感受要记在后果那一栏。我们可以评估想法是否正确,而感受没有对错。 第三栏是后果,记下不好的事之后的感受以及所做出的任何反应、行为,同时利用0~100分对每一种感受的强烈度评分,分数越高感受越强烈。 通过记录ABC日记,你会切实体验到我们的每一种感受与反应都不是简单地由事件A所决定的,而是内在的对话触发了感受C,一旦能够找出那个想法B,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感受C。 例如,很多妈妈面对孩子不好好吃饭边吃边玩的问题很抓狂,“抓狂”就是一种感受,触发这种感受的B,是妈妈的一些自动思维,比如做事追求完美、担心孩子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认为孩子就应该懂事听话、对孩子应该严格要求等。评估这些想法中不合理的成分,我们可以尝试改变一种想法:他边吃边玩,是不是因为他本来就不饿,吃饭的主动权是不是应该还给孩子,小孩子犯点错误是应该被允许的,他并不是每天都边吃边玩,他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到有时间观念的时候,焦躁地责骂孩子于事无补,换一种方式可能更好。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现在就开始练习,ABC日记,写起来吧。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