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人,总有一个是要病的。
2019-03-29 09:43:48
松果小编
《都挺好》大结局啦,这结局显得有些仓促,苏爸患病,明玉辞退那么好的工作去照顾苏爸。明玉辞职,看起来不那么容易被理解,从内心深层来说当一个人内心对父母有期待,没有完成内心的分离,那么这些对情感渴望的缺失会一直在那,而那些未处理的渴望一旦找着机会,立马会通过行为的方式去填补内心的缺失,因为太想要了。故而明玉只是太渴望家庭的温暖了,当她有机会可以回归家庭时,工作、独立、都显得不那么重要,甚至可以舍弃都要去回到苏爸身边。
其实明玉只是看起来铁石心肠,私下她悄悄买下老宅,借钱给二哥,给大哥找工作,给二哥处理工作纠纷,给二嫂处理工作疑难。差不多是把家里的事儿全包了,这种“全包”的行为像极了她妈。她妈在世时,什么都是全管。所以从上面已经发生的事件说起来,她管他爸也是必然,她的内心一来是柔软,二来还是个孩子更加赤城,三来她对她家里人更加需要。看起来她很独立,实际她赚的钱并非为自己,而是为了向她妈及家里人证明自己“有用”。为谁挣钱,她的钱相应也会花在哪儿,她把钱花在家里人身上,可以证实这一点。
辞职——回到她最在意的地方,她一直渴望家庭的温暖,当她看到家里需要她时,她立马回到家里人身边,家人需要她做什么,她也就做了。
在剧中明玉有一个身份的倒转,第一次苏爸离家出走要自杀被派出所的警察救下来,派出所作为规则的执行机构和见证方,见证了明玉和苏妈的合体。在跟他爸吵架时,与他妈的身影重合,不只是他爸这样觉得,明玉自己也觉得(苏妈占据二哥为私有,苏爸占据明玉——关系配对)。在此之后苏爸和明玉更像是伴侣。
这是印刻在骨子里的依附感,几十年了怎么那么容易改变。苏爸在那被吓着了是真,明玉被吓着了也是真,他们都那么害怕的人的印记刻在骨子里多可怕。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印刻,一方面说明苏妈对他们影响深重,而影响的前提是认同,苏爸和明玉都很认同苏妈。但这个位置对明玉和苏爸来说,都来得过于惊悚,也不那么恰当。随后苏爸病发走失,又一次来到派出所(规则的执行场所),在这里他们修正了父女之间的关系,作为父亲去给女儿买练习册,他重新回到了父亲的位置,以病人的身份。借由合体的惊吓,明玉再次面临了曾经让她尤为困扰的议题:同为苏妈的女儿,为什么自己不受待见?曾经困扰自己的,她没有花时间去探究根源,与此同时,明玉的辞职,也意味着她回到她曾经没有面对的地方,去处理困扰自身的谜题。
苏爸得老年痴呆在情理之中,苏爸惯用方式,遇到事情时先行溜了,总是回避。故而老年痴呆作为终极的“遗忘”,去忘记不愉快,算起来是将回避奉行到极致。苏爸本就不能面对自己作为父亲的身份,无法承担一个作为父亲的责任。苏妈没死之前依附苏妈生活,苏妈死后依附二哥生活,二哥觉得靠不住了又想依附大哥,都不成了,想找个老伴儿也不管不顾眼前人到底怎么回事儿还是硬要娶保姆。这都说明他爸一个人不行,当不了爹始终当不了爹,只希望被照顾(内心是个小孩)。得了阿尔玆海默症,全凭无意识牵引,也就彻底不用为自己负责了。明玉作为主要责任人阻断了他爸依附保姆的渴望,那照他爸这依附的性子,依附明玉太自然了。恰好明玉对家庭也是非常渴望的,这是对于融合的渴望。
“我发现我现在啊,好多事情都想不起来了,越是以前的事情,我倒是记得清楚。其实仔细想想也挺好,把那糟心的事,一件一件我都忘了。”
“病人”的身份在苏家不停的流动着,以便维持家庭结构的平衡。孩子出生后,被家庭中的动力锚定在某个缺失中,同时作为家族中的孩子会自动作为填补家族缺失的位置(接受传承)。苏妈在世时把明玉排除出苏家,同时把明玉固定在“有病”的位置上,苏妈死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当一家子人重新聚在一起就有了一个现实的面对,发现明玉从“有病”的位置上走开了,明成自动填充了这个位置,一度表现出精神病性的症状:暴力倾向,妄想,疑病(明成出事时,二嫂和家里人去请求苏爸作为父亲做点什么,苏爸总是找各种理由回避,换句话说,明成的精神病性表现,与苏爸的不能承担责任有关)。当明成醒悟过来后,苏爸又落到了“病人”的身份上。明玉和明成作为父母的症状承受方,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那个位置,可是这些传承在他们身上的东西并没有消失,而是重新回到了苏爸身上(从他这里来,回到他那里去)。这说明在他们家族中,依旧有那部分未面对的“秘密”,通过苏爸的“遗忘”和承受症状(意识层面无法承担,无意识层面通过身体症状去承受和表达),去处理这部分“未尽事宜”。苏爸也只有借“病人”的身份,才能回到父亲的位置上,这意味着他终于面对了自己作为父亲的无能。
为什么重男轻女的大部分结局,不管是生活中还是电视剧里,女儿最后都会对父母更“好”?电视剧与生活不同,幸福结尾,比较仁慈。
对于明玉,小时候不待见你,长大还要剥削你。苏爸明着说明玉必须管他,简直是作孽。苏爸惯用被动攻击去对待他人,他的享受显得不那么心安理得,故而表现出遗忘的症状,重复小时候对待明玉的“温情”以缓解自身的内疚,引发明玉的内疚(内疚转移了)。
其隐义在于体现出我是真的对你好,引发对方内疚从而达到控制明玉的目的(利用明玉实则柔软的心理)。作为被动攻击的代表,这位代表又开始用生病来控制明玉了。“我生病都是你造成的,你要负全责,谁让你是我女儿呢?这不是应该的嘛”。他跟大哥说明了关于“明玉”的秘密后就开始名正言顺的打着“我也不容易,我也是受害者”的名义去和明玉靠拢,推脱责任后心安理得的求照顾。那些粘连在血肉里的对依赖的渴望,使明玉失去了辨别能力。刚开始明玉还会直接戳破苏爸的“计谋”,随着关系越来越近,明玉也开始看不清了。
他们开始不分你我,“爸病了自己也有责任”,故而明玉辞职回归到苏爸身边,算起来也是回到最初她逃开的位置,本就没分出来你我,所以就回去一起承担那些被回避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明玉从比较男性化的位置上,慢慢变得小女人,同时也更像个女儿了。对于明玉来说,这未尝不是新的转机——回到最初卡住的地方去面对真实的自己,作为女儿。苏爸和女儿借此各自回到了各自原本的位置。
“你说怪不怪,以前我爸脑子清醒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打得不可开交。现在他什么都忘了,我们一家人倒是相亲相爱了起来。”
在生活中,有些女儿心里可能一生都怀有期待,可悲又可怕。这些期待和渴望到老到死,那些东西都在内心。多数时候,女儿们都通过对父母好的方式去试图证明自己的价值,希望被承认。内心的渴望没有被满足但又不去面对内心的真实时,那么在内心深处会遗留一些遗憾和渴望,随着时间的堆积,越是得不到的越是诱人,故而找到机会就想着去填补。而填补其实不可能,过去了始终是过去了,用现在的东西去填补曾经的窟窿,显得有些不和谐。当然这种情况不只是在女儿那发生,有的儿子也像二哥一样,心理上离不开,被牢牢的钉在那个很难受的位置上动弹不得。
父母无法接受的东西,势必会传承到子女身上,这是生而为人无法避开的。从内心层面不去面对那些传承带来的影响,这个结局也意味着明玉主动去面对那些曾经的“伤痛”,而也只有主动去面对,才会从内心层面发生转机。而苏爸,也就是依旧逃避的反面,不愿面对自己的父亲的位置,退到不能再退最终沦为病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