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体心理学聊聊,你也不是我的亲人,为什么老和我生气生?

2019-03-11 19:26:55 松果小编
自体心理学理论(selfpsychologytheory):是在19世纪科胡特提出的重要的理论观点,聚焦于自体的发展,关注自我关心、自尊和自恋是如何先于关心他人而产生的,以及自恋的发展如何反映着正常的发展途径。 自体 自体指一个人自身内部真实的、固有的自己。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持久的、连续的主体和变化为各种各样的意识状态。自体与自我不同,自体指对他自己的体验所构成的主体,自我则指一个人的人格结构,是一种非个人独有的、普遍化的模式。自体比自我更强调个体的体验。 科胡特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者与精神病状态不同,他们基本上已经获得了一个内聚性自体,并且已经建构起一个整合的、理想化的古老客体。 原始内聚性自体:聚焦于古老的夸大、表现癖及理想化自体客体,形式上有分化 成熟的内聚自体:有稳定、连续的自我认同感,现实地享受自身成就,理想化只是一种暂的策略。 自体客体 科胡特用“自体客体”术语,来表达对另一人的体验——更精确地说,是对另一人所提供的、非个人机能的体验——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因而,自体客体移情就是患者把分析师体验为(自身)“自体”的扩展或延续,即:体验为对某些重要机能的实现,这些机能在年幼时未得到充分开发、未被足够地转化为可靠的自体建构。[1] 自体障碍 自体心理学强调发展性的不足而非冲突性,由于缺乏共情能力,而且孩子从没有被看作有价值的、值得珍爱的个体,因而孩子的一生都缺乏自体的感觉,因而逐渐发展出了所谓的“自体障碍”。这些自体障碍的创伤来自于儿童早期没有从照顾者那里得到作为一个客体应有的重视、肯定和关怀,甚至是遭到虐待,儿童的自体经验很少,也没有自我价值。 自恋 自恋其实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力比多的本质上是自恋,而非首先是客体本能的爱和攻击,自恋也是一种借助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一般个体的自恋是健康的,而且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而只有个体过渡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于自恋允可的规范才是不健康的。 科胡特以自恋性力比多投注在他人身上的人们,是自恋性地在体验那些他人,也就是说,(把它)当成自体客体。对一位自恋的人,其自体客体即是无法和该为其自体需求服务的个体加以分化的一个客体或一个人。自恋的人幻想对他人有着一种控制,类似于一位成年人在控制他或她的身体般。柯胡的理论协助说明了自恋病人的现象,即该病人并不必然抽退对外在世界中客体的兴致,而只是无法倚赖他们本身的内在资源,且因而创造出和他人间的强烈依附感。 移情 当个体产生自体障碍时,会在无意识层面去纠正这些自体相关的不足,主要是通过得到他人对自身的反应来弥补不足,树妖使用三种移情。 (1)镜像移情:个体希望从他人那里得到对自身的肯定,或者西瓦工他认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原始夸大自体在治疗中重新被激活,其实质是,儿童借着这种夸大,把全知全能聚焦于自身,以保存原始自恋并拒绝所有外在的不完美。 (2)理想化移情: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或在他人理想化的、强有力的存在中维护自尊。 原发自恋平衡受到扰乱,个体保留了原始的自恋部分,将其认定为古老的自体客体,即理想化父母形象。当个体与之分离时,会引发深深的空虚感和无助感,他需要维持与这个自体客体持续的溶合。 (3)另我移情:个体会模仿一个理想化的个人,以此来变得像他或理想化的他人融为一体。 转换内化 儿童从自体客体关系走向分化的一个环节,将自体客体的经验转化为自体结构的一部分,以此形成自体内在的调节机制。 转换内化的三个要点 (1)心理为结构的形成做好了准备:原发自主性,可理解为源自从感觉到知觉的初步整合能力 (2)恰当的挫折——与客体的某些层面分离——回撤(《哀伤与忧郁》)——建立自身结构。此与内化治疗师的容纳功能相似。如果挫折和失望涉及整个客体,则转换内化终止 (3)去人格化,变成儿童自身的部分 常常有这种情况,并不亲密无间,但常常无缘无故不知不觉对方就生自己气了!为什么?是他把你当成了他的人格中必要的镜影和理想化功能的父母了。因为人在幼年缺乏这两个移情(需求))的满足,自恋的缺失饥渴,潜意识就在现实中“偷偷的,自动的”寻找,去补偿幼年的客体缺失。潜意识把你自然的当成了他的幼年缺爱的现实客体,补偿对象(通常自己觉察不到)。在他内心深处,你是应该自觉的关爱呵护他的,但你根本不知道,过自己的日子,他在那里天天如饥似渴的等待着~,你也根本没有那个精力心情去到处撒爱,这时候他认为你这人太无情,太不够意思,所以就生气了。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