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的心理辅导

2019-03-05 20:37:59 松果小编

今天上午有家长果友在松果上留言,向我咨询孩子有厌学倾向的问题,希望我能从专业角度进行解答,并给予对策。上午忙,没有及时作答,趁着这会儿略有闲暇,我试着进行思考和分析。        这位家长的孩子是00后。00后是空前过度学习、过度管控、过度应试的一代人。历史上我国没有任何一代人像他们这般,有做不完的作业、参加不完的考试、疏导不完的心理压力。作业剥夺了睡眠,考试剥夺了娱乐,压力剥夺了快乐。背着沉重的书包,戴着厚重的眼镜,上学的心情无比沉痛,放假的时间比放风还短。您还指望他们热爱学习?所以我认为,对于孩子出现厌学的心理,家长和老师要对他们有“共情”的态度,要在理解他们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强迫他们热爱本不热爱的事物。        我们要告诉孩子,学习不是纯粹的痛苦,也不是单纯的快乐。学习是人的本能,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重要的指标。学习的过程中交织着痛苦和愉悦。痛苦可能源于学习成绩不佳引发的无力感,愉悦可能源于能力提升带来的掌控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遭遇到连续的失败,就会引发持续的无力感,持续的无力感会带来“我不行”的负面心理暗示。如此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不爱学习,因为大部分学生在学校的排名体系中得到的是负面反馈,而且是持续、强化的负面反馈。此时,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要引导孩子降低期望值,调低目标,给予其正向反馈。        最后,芳老师要说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不断下降,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与其强调孩子的学习兴趣,不如强调孩子的学习意志。很多家长朋友对孩子的学习观还处在孩子小学三四年级的状态,跟不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孩子在小学五年级以后,我们就要弱化兴趣在孩子学习中所占的比重,强化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意志品质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事实告诉我们,兴趣难以持久,坚持常有奇效。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千帆阅尽,初心不改。          ——芳老师,三月于工作室。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