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孩子该何去何从
2019-02-21 15:53:53
松果小编
最近有不少的家长来到我的咨询室向我倾诉“孩子老是玩电子游戏,要是一教育他还总说我更年期到了,我们也不想唠叨啊,可是我们怕孩子上瘾,一沉迷进去就出不来了!”“我弟弟现在15岁了读职高,他游戏成瘾好像中了魔怔似的,什么都听不进去,我妈妈说几句他就不耐烦,还发脾气打我妈妈,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等等。对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网瘾问题也成为了孩子教育发展过程的一个重大问题。网络成瘾下我们的孩子又该何去何从呢?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大都喜欢玩游戏,尤其是智能手机推出之后,这种玩游戏的趋势便一发不可收拾。目前,网瘾作为心理学上一个新出现的名词,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的标准还在进一步地讨论中。首先我们必须对孩子进行心理分析,分析他的成因,在成就感,价值感等方面的表现
网络游戏,手游很多人都喜欢玩,可为什么只有少部分的孩子会成瘾呢?为此,在对几个情况比较严重的孩子进行心理分析,我们发现,他们大都有着相似的看法:
1.难受,心里有一种被全世界淘汰的感觉,父母经常骂我不争气,我的成绩也证明不了我自己,所以我超想用游戏证明自己,而且游戏里也不会有人看不起你,批评你。
2.小时候缺少了父母的陪伴,那种放假时候的孤独感,而且没有交心的朋友,让我们不得不找一个慰藉,于是我们就把目光转向了游戏,游戏中不仅让我们体验了快感,还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和别人有了共同的话题,这样朋友也多了,玩游戏多好啊!
3.其实我觉得游戏里真的很好,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眼光,不需要看老师的脸色,不用承担父母过重的期待,有时候我真的很想活在游戏里。
4.游戏里的世界快意恩仇,笑傲江湖,真的很有成就感。
这些问题真的都是孩子们的心声,也触动了我们的内心。为了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戏,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还强制要求游戏限时。孩子沉迷游戏可以说已经成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摆在父母面前的一道难题。家长朋友们,我们不妨想一想,你们小时候是不是也特别贪玩,和小伙伴可以玩到等父母拉扯着回家吃饭的时候。但是现在家庭中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了小伙伴的陪伴,父母又忙于赚钱,孩子们无聊时就只好将目光转向了电子产品,还有就是孩子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比较自卑,他们需要找到一个“无夜之城”去找回自信,而虚拟的游戏世界正符合了这个要求。
在解决孩子沉迷游戏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父母可能过于着急,明令禁止,有的甚至动用武力,这样不仅事倍功半反而可能造成逆反心理。网络成瘾就像我们心理咨询学上的依赖症一样必须对儿童进行心理分析,找到厌学原因,成就感价值感评价,严重时必须借助心理疏导,在医院进行系统脱敏等有效手段。
对于轻度、中度网瘾问题我将从心理分析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心理学家肯·西格尔(Siegel)将网络成瘾归纳为依赖症(Dependence),网络依赖的最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在童年时陪伴的缺失,成就感挫败,才让孩子开始接触了他们的另一个“朋友”网络游戏,希望在游戏中得到自我满足,于是产生了类似于依赖症的网络依赖。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就要从问题的源头出发,因为缺少陪伴,所以孩子才会不断的去玩游戏,去弥补他的那种空虚;因为父母老师过大的压力,对于成绩的极其看重,才让他们不断的去玩游戏,想再游戏里得到尊重,得到赞赏,去用游戏里的快感弥补自己内心长久压抑的那种自卑。所以我们的父母应该陪伴孩子去玩游戏,去贴近孩子,这样不仅可以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感受到关爱,从而更好地成长,但这种游戏一定要是现实中的游戏哦!比如带孩子多爬爬山、去钓鱼、去旅游……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不孤单,感受到无论怎么样,未来都有人会一直在背后支持他的。
2.认知重建,认知重建作为心理咨询学的基础手段对网瘾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从心理上改变孩子对网络的看法,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辩论,发现网络危害,发现网瘾对于孩子自己身体,心理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同时作为家长老师的我们要懂得最好的教育其实不是成绩教育,不是知识教育,而是那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孩子需要的更多的是来自期待对像的关怀和支持,可能孩子在现在的成绩方面表现的差一些,但他一定会有自己闪光的一面,只是可能还没有显现出来,有的孩子可能早慧,已经小有成就,可有的孩子却是大器晚成。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更多的支持,而不是唯成绩论,其实他们要是成绩不好他们内心也不好受的,父母的责骂无疑更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3.自我暗示(Self-suggestion),法国心理学家埃米尔·库(Emile Coue)提出了自我暗示应用理论。在解决网瘾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其实也能慢慢地自我意识到网络对自己的负面影响,想去戒除但又无从下手。我们的孩子可以使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注意这种方法要是现在时而不是将来时,语句越短则会越有效果,比如今天我可以少玩一小时游戏,这样循序渐进坚持下去,孩子们你们一定会有收效的。
4.自我提醒和社会支持。在日常生活中,网络成瘾的戒除需要长久的坚持和行动,孩子们我们可以在桌角在书边写上网络成瘾的危害,隔几天看一次,或者放在醒目的地方这样随时都能提醒我们克制我们,让我们戒除网络。同时我们都处于在社会性生活中,人的行为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感染,我们的孩子也更容易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一定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玩手机,做一个好榜样,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话,那孩子自然也不会尽力去改变的。
孩子的成长其实和学校中老师们的支持也是离不开的,记得有一个家长跟我说他家孩子的老师就很好,在班上只是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不为任何人就为了自己,为了自己以后的梦想,为了自己以后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且他们班成绩从来不贴出来,只是把每个人的成绩发给他们,在高速他们每个分数段有多少个同学,让他们清楚自己在哪一个阶段,给自己一个激励就好。我想其实这个方法可以大大地推广到我们的实践中去,在应试教育下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让孩子先成人,成为一个美好的人,再成才,我们身上更加肩负着成全学生,解放学生的重要使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