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并非你想象的那样,它可以是这样的。
2019-02-16 21:29:15
松果小编
很多人都看过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心理访谈,以为做心理咨询,就像聊天一样,需要向心理医生事无巨细地述说自己的生活故事。透露自己的隐私。由此对心理咨询产生抵触。但这是传统心理咨询的做法。用神经语言程式学(NLP)来处理心理问题,目的是找到你的不良心理模式,并确定,然后去改变它。我们会问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对你痛苦的内容不感兴趣。我们感兴趣的是你在谈话中呈现的让你痛苦的心理反应模式。因为我们的咨询目的不是为了同情你,而是为了帮助你改变,重获幸福和快乐。在我16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有很多人对我说,吴老师,你有这么多成功的案例。为什么不尝试着写出来,让大家更加的了解你的工作成果呢?很多心理老师写他们医治患者的案例,患者的经历和心路转变过程写得很精彩,很让人感动呢。我回答说,传统心理咨询要刨根问底的了解患者的生活史,成长史,以及心理问题是如何的带给他们痛苦的过往经历等等,积累了相当多的素材,写起来当然可以如笔生花,我也看过不少这样的咨询案例,写的很精彩,我觉得他们去当作家可能更加的好。而我们用神经语言程式学来处理心理问题,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不关注那些一大堆让你难受的往事。我们关注的是你的大脑如何去运行才让你难受的。打个比方,我觉得我就像一个面对各种心理程序的编程工程师。通过和患者交谈,找出让他们痛苦的心理程序。然后就去重新的修改编程。以符合他们的需要。这个过程简单点来说,就是发现、修改、测试的过程,这样的技术活,你怎么可能写得很有趣?而且如果你没有神经语言程式学的知识,你也看不太明白。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又有人说,三岁看老。这些都是在说明,改变好像是很困难的。但这种说法已经是老黄历了。有了神经语言程式学和催眠学,改变不但是可能的,而且还可以很快。心理问题,其实就是对外界的刺激,你的大脑自动产生了负面的反应,让你的身体有了难受的感觉。要去处理,首先就需要你去将心理问题分解成自卑,恐惧,焦虑,担心,抑郁 怨恨,痛苦等等各种反应模式,这是负面的反应模式,当然我们也有自信,勇敢,轻松,平和,无所谓,幸福,快乐,放心等等正面的反应模式。这些反应模式都是后天学会的,是习惯性的,是特定的。类似于电脑程序一般。你的性格或者你的人格就是所有这些特定反应的一个总和。一般来讲,你对外界刺激的正面反应模式越多或越习惯。你的心理就越健康。你对外界刺激的负面反应模式越多或越习惯,你的心里就越不健康。当你的这些心理反应模式不断改变的时候,你的性格或者你的人格也就开始改变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