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需要学习的艺术

2018-10-05 14:20:02 松果小编
“严慈有度是真爱”,严在做人,慈在才华。游戏和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孩子的工作。有位的家长听了讲座后,对待孩子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那天,她儿子怯生生地说“妈妈,我想……”她说“我知道,你想出去玩,妈妈知道。去玩吧,想玩多久玩多久。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她儿子又问“那我要是晚上回来的晚了也没关系?”她说:“没关系,只要安全,一晚上不回来都没关系。”儿子一听高兴坏了,一晚上坐在楼下没上来,一直等到十二点了才上楼。 见到这种情景这个妈妈说:“我知道我的孩子第一次真正感到快乐是什么样的!”后来那个孩子变化特别大,她一提起从前就后悔的直哭,她说“我太残忍了,虐待了我的孩子14年啊!” 在《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全书》里有个妈妈带着三岁的女儿来找蒙台梭利,希望她治好女儿的病,她每次抱着女儿上楼梯的时候女儿就会疯狂的踢打扭动,大喊大叫,声嘶力竭,她很担心女儿,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 。蒙台梭利知道这个孩子没有病,而且很正常很有活力,她只是想自己上下楼梯,她想体验上下楼梯的乐趣,可是这个妈妈却非要抱着孩子上下楼梯,认为孩子的疯狂举动是有问题。 父母不了解孩子的需要,总是给孩子自己认为对的,自己喜欢的,剥夺了孩子成长体验的过程。 在儿童的成长中,不管是思维上还是身体上,都是一个趋向于独立的过程,他会沿着这条路不停的走。他为自己的独立会冒很多险,会进行各种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阻止了他,那么对他这个人来说他就没有了自由,也就没有了独立。没有独立,也就没有了真正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 而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失去了发展自己的自由,也习得了限制他人自由的习惯。这就是我们成人喜欢压制和控制他人的最根本原因。我们习惯上很难容忍让孩子自由,尤其当孩子很“吵”的时候。 说的更具体一点,我们没有耐心接受孩子的自由。有个家长跟我抱怨说孩子回家不写作业,我问他:“孩子为什么不写作业?”他说孩子贪玩,就是不写。课堂上的作业他写的很快。我拍视频发给他爸爸,他爸爸很吃惊,说孩子在家我让他写作业都不好好写。 我问他:“你是不是坐在旁边盯着他?”他说:“那肯定了,不看着他,他会写吗?”我又问他“你是不是一回家就逼着他写?”他说“必须的,写作业是最重要的事情啊!”我什么都没再问。我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我告诉他“今天孩子回家后你就问孩子,你是想先写作业,还是想先玩?如果孩子说先玩,就问他那是七点写作业,还是六点写作业?如果孩子说七点,就什么都别说让他玩去,等到七点了你叫他他自然乖乖写作业!” 这个家长不相信,我说你试试,一周之后不用你再问,孩子自己就写作业了。过了两周以后这个家长又来找我,他说老师你真神,现在孩子写作业不用我催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当你给孩子自由时,因为有了自由,孩子们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他就会反复做,就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他就愿意遵守它,逐渐形成了自我控制能力。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自由,充分发展潜力的自由,充分认知的自由。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真正从行为到心灵拥有自由的人,对生活更有热情。他们心里有爱有阳光,他们更能感受到生命里的喜悦和幸福,更懂得尊重别人遵守纪律。为什么?因为他们得到了满足。 一个人得到了满足,他的心便是丰盈的,充实的。他干什么都会“自得其乐”,每天都笑盈盈的,能力很强,干什么都很独立。靠压制和管教,只能暂时的让一个人屈服于你,在他没有能力与你抗衡时他会忍受,但是时间长了,一旦他有能力与你抗衡,他必然奋起反抗。 我们都曾经想过,等我们有了孩子,要好好的爱他、教育他,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我们却做不到。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遇到一些不好的经历,那些不太好的经历随着时间的增长,一点一点的积淀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直到有一天我们长大成人,为人父母,我们又开始用曾经自己经历的方式去对待我们的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要给予孩子无私的爱。因为只有爱才能让孩子更健康快乐的成长,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美好的人生。这种爱,是广义的,丰满的,充盈的。不是匮乏的,狭义的,自私的。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弗罗姆说:“爱”同我们掌握其他的艺术一样,它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家庭教育任重道远,学无止境,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成长,做智慧家长,让爱不再盲目。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