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如此一来,所有的两性关系难题都是有解的。
昨天,甲同学说有自己的好朋友离婚了,他们的关系从来都是三天两头吵架,彼此非要你死我活的。谁都想不到,这对上学期间让人生羡的情侣会把日子过成这样子。
的确不敢想,有的人将日子过成诗,而他们却活成了自己最不想要的样子。
无独有偶,头条上看到一则新闻:80、90后已经开始结婚离婚,某中东部城市离婚比例占到21.12%,且多为闪婚闪离、奉子成婚。
离婚率攀升的同时,凸显出来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对下一代来说,他会制造出很多问题家庭和问题孩子。
正如电影《失恋33天》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待婚姻就像冰箱,坏了就反复地修,总想着把冰箱修好。不像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坏了就总想换掉。”
正如如火如茶正在进行的世界杯一样,超强的个人能力远不及完美的团队配合。婚姻是场双人舞,不是外界的诱惑太多,而是你们总是希望自己的伴侣是完美的,然而,现实根本不存在完美的伴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一书里“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两个概念一语道破天机。
这两种思维几乎影响了一个人的婚姻、事业、家庭,直至整个人生状态。
接下来,你可以对标一下自己是哪一种思维模式。
夫妻关系走不下去,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婚姻里,两个人根深蒂固的固定思维如:
(一)一段情感关系需要你为其付出努力与改变,说明它注定不属于你;
(二)伴侣的小问题意味着他有着与生俱来的性格缺陷,是不可宽恕的。
其实婚姻是需要经营的,当经营不好下去时,我们最擅长的做法就是将罪责推咎给另一方。 因为看到别人的问题太简单了,对我们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罗列很多很多,而关于反思和成长自身,我们则如同一叶障木。
了解我们自己是最难的,所有婚姻触礁往往是一些对于婚姻问题的误读判导致的。比如,有的人认为婚姻关系不可改善,只能通过换人处理。
但往往这样的思维,会将上一段关系中的问题叠加起来,带到下一段关系中,所以抱有这样想法的人是很危险的,他们的婚姻出现问题了,他们不知如何面对,缺乏沟通,或者是沟而不通。
但对于那些,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他们在婚前其实就有这样的预知和预判断,那就是他们的婚姻,一定会遇到问题、经受考验,但是彼此相信对方,愿意互相理解、共同承担。
这是因为在成长思维模式者的眼中,婚姻中的自己、伴侣和两人的感情关系都是可以成长和改变的。
在婚姻经营中,每个人都知道体恤和谅解为何物,他们会一一克服婚姻遇到的各种问题。 100分的婚姻,不是你我各半,谁付出一半见好就收。而是彼此都愿意付出90%甚至更多,不计较的付出才能让彼此感受到这是爱,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没有经历过婚姻危机的婚姻,其实并不是最安全的,因为有一些人他们成功的转危为安,更具备所有经营好夫妻关系的心得与能力。
相比起那些遇到问题,就放弃婚姻的人。我更羡慕那些,年纪大了还不结婚的人。
他们往往希望自己找到一个彼此相爱,不将就生活、不得过且过,愿意走完余生的人。
有些人迫于压力和生活,选择向现实妥协,却被生活狠狠的一巴 打回原形。其实好多离婚的婚姻,大都是那些在一开始选择将就外在条件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我记得之前有个读者是女博士,她告诉我,别说其他适婚女性了,像她这种学历的人好像更加让男人望而却步,加上家人的催促,她特别害怕嫁不出去。
老实说,我觉得挺悲哀的,社会不尊重知识,却只用结婚恋爱来判别女人的一切。
我觉得这种就是曲高和寡,匹配你的人自然就被学历筛除了很多。就像玩英雄联盟的人很多,而王者只有几个,他们遇见匹配的人就更高更少。
所以,忠于自己的内心,找个势均力敌的伴侣,千万不要因为愚蠢社会主流看法阻断自己的前程。
毕竟,等你遇到个不合适的,你就会觉得,真还不如继续单着。你的level越高,遇到的人也越高,所以别着急,先努力经营好自己吧。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