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面对喜欢说“不”的孩子,该如何应对?
2018-07-26 09:20:08
松果小编
不少幼儿家长咨询:原本听话的宝宝,到了三四岁忽然间变得不听话,遇到什么事情都说“不”,你让孩子吃饭,他说“不”,你让孩子和人打招呼,他说“不”,你让他收拾玩具,他说“不”。
很多家长觉得很苦恼,孩子到这个年纪,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呢?原来的乖宝宝哪里去了?是自己做的不够好吗?因此很焦虑,心里也很自责,到底该怎么应对?
其实我想告诉各位家长,3-4岁的孩子爱说“不”,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反应,应该说孩子有这样的表现,你应该从心里暗暗感到高兴的。
因为从心理学上来说,3到4岁的孩子,处于人生当中的第一逆反期,第二逆反期是青春期,逆反期也叫觉醒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当孩子开始说“不”代表着他有了自我意识。
关于自我意识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我不要和别人一样,我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和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的相似的地方。
孩子说“不要”,只是想证明我是一个大孩子了,我希望按自己的意愿去行动,想让别人认为他有用,希望父母和亲近的人能够接纳他,并认为他长大了也很能干。
那么在家庭当中,孩子经常说不要的时候,我们作为家长的该如何处理呢?
第一步,首先要冷静下来,去关注孩子的情绪。
可以深吸口气,放松心情,心里默念“太好了,孩子长大了!”然后这么说“哦,看来你是个大孩子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希望别人承认自己是个大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咯”。到这里还没完,继续下一步。
第二步,给孩子选择权,让孩子选择。
比如“你是个大孩子咯,大孩子要自己做选择哦,你是希望现在吃饭还是过一会吃饭?”
如果孩子不吃你这一套,一直说“不要,不要”你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是以退为进,先缓一缓,可以对孩子说“我知道了,你是个大孩子了,你现在还不想做这件事,我们过一会再看看怎么处理这件事”。
家长这样的做法同时也是在教孩子:生活中面对有些问题有时候是需要做出让步的。
然后过一会再和孩子沟通,要知道孩子是孙悟空,爱学习的家长就是如来佛,孩子所有的选择项目都攥在你的手里。
第三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行为上,3-6岁的孩子非常愿意参与成人的生活活动,自以为别人能干的事,自己也能干,而且大胆的付诸于实际行动,自认为能干或者自己要做的事儿,如果被别人代替了,往往坚持退回原状态,自己重做。
替孩子做事的家长既剥夺了孩子体验生活的权利,又不受孩子欢迎,要想孩子独立自主,就需要咱当家长的少干出力不讨好的事。
这个阶段的孩子比较喜欢听“你真棒”“你真能干”这样的表扬。
所以当孩子做出了选择并履行了选择的时候,要对孩子说“你真是个大孩子了,真棒!”或者“你真能干,确实是个大孩子了”。
对幼儿来说“你真棒”“你真能干”很有效,但对青春期的孩子说“你真棒”,他会对你说“切!真虚伪”。那么青春期的孩子该怎么表扬才能让孩子更出色?我以后的文章再为大家讲。
所以当孩子说“不”的时候,家长不要担心,不要焦虑,而是要感到窃喜,因为你家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独立思考了。
这样的处理方式既能让孩子觉得你对他的关爱,又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长大后孩子才能更自信,更独立,更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所以当孩子对你说“不(NO)”的时候一定要在心里告诉自己“YES,太好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