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气唤起你怎样的记忆

2018-07-24 16:35:07 松果小编
一位女性和丈夫的关系比较紧张,她总是莫名其妙地就惹丈夫生气了。“有次,我们在厨房,他把盘子扔到一边,我说:‘这个盘子可不可以扔到那一边呢?’” 顿时,他的丈夫就变得极其愤怒,把盘子往地上一摔就走了,在客厅里呼哧呼哧地喘气、大口大口地抽烟。 这位丈夫为何如此生气? 当这位妻子给丈夫赔不是时,丈夫说:“你知道错在什么地方了吗?”妻子说:“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用疑问句给你提建议了。” 语气背后的意义 这个丈夫对疑问句特别的敏感,这很可能说明在他早年时,他的妈妈经常使用疑问的语气,并且他从中感受到了很多责怪的成分。 责怪和疑问的语气烙在他的内心,即使他早已不是小孩子,面对的也不是自己的妈妈,可这种愤怒仍然一触即发。 当然,孩子在能够理解抽象的语言(约一岁半)之前,他并不理解妈妈说话的内容,但他可以感觉到不舒服。比如说,这种语气下的妈妈动作很粗鲁,抱孩子的动作很猛,或者姿势不恰当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意识到,这个语气下的妈妈是不高兴的。 即便他长大成人,妻子对他表达的不是责怪,而是温柔的建议,他仍然会听出责怪的意思,这就与他早期的母婴关系有关。 母婴关系带来的影响,常常伴随我们一生。 如此,孩子又有哪些生存之道呢? 生活中,妈妈对小婴儿讲话,常常伴随着语调的上升和下降,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可爱的样子会吸引你 当孩子很小时,他只有依靠外界的照顾才能生存下去。可是,他还不会讲话,怎么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呢? 人类学家提出一个概念——幼儿标记,婴儿的一些特征会引起大人的关注,这些特征就是幼儿标记。 身体比例不对称,脑袋大,躯干小 相对于脸来说,眼睛特别大,而且位于脸的中间 额头凸起 漫画中的人物就常常具备这样的特征,显得非常可爱。于是,这些幼年标记常常不仅会吸引孩子妈妈的注意,还会引起社会上其他人的关注。 一些人类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一个原始部落里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当孩子还不会走路时,这些妈妈就要去农田里干活,但是家中又无人照看,她们就用吊带把孩子背在自己的身后。于是,孩子面向的是妈妈身后的环境,和妈妈并没有眼神的注视。 可是,这些人类学家却发现,农田里经常会有小孩子过来,跟这个小婴儿打招呼。他们测量了一下,发现吊带中婴儿的高度,与7到11岁孩子的视线高度大致持平。 对于这些小婴儿来说,他们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就意味着他能够和外界发生接触。同样,给7到11岁的孩子呈现成人的面孔和婴儿的面孔时,他们也对婴儿的面孔更感兴趣,注视时间也更长。 幼年标记不仅能吸引母亲,也能吸引到周围的人群。不过,当婴儿吸引了大人的关注后,他们又会如何与小婴儿发生接触呢? 宝宝,又拉粑粑了吧? 妈妈们在照顾小婴儿时,常常会对孩子讲很多话,“哇,你拉了好多呀!”“宝宝光着身子啦,羞羞!”“宝宝,又拉粑粑了吧?” 在说话过程中,妈妈的音调是在不断变化的,一个升高,一个降低,这种音调的改变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 不过,有些妈妈也许会因为一个人照顾孩子过于辛苦,当她为孩子清洗或是换衣服时,言语之间就常常带着厌烦和责备。尽管孩子并不理解妈妈说的内容,但是久而久之,他仍然能够接收到妈妈语气中的责备和批评,这也许就是开头故事中的丈夫曾经的经历。 除了妈妈以外,7到11岁的孩子与小婴儿的互动也十分有趣。这些人类学家观察到,这些儿童玩布娃娃的方式,和与小婴儿玩的方式大有不同。 他们玩布娃娃时,经常会做类似过家家的活动,比如假装给娃娃清洗、喂食、穿衣服、轻拍娃娃等。可是,当他们和小婴儿在一起时,就会经常对婴儿讲话,会抚摸小婴儿的皮肤,并用鼻子去触碰婴儿额头这样凸起的部位。 可以说,婴儿的幼年标记诱发了周围的人表现出这样的社会行为。不过,婴儿诱发的社会行为当然不止于此,敬请期待我们相关主题的后续文章。 故事一则 曾经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乘务员在飞机上送餐时,对某位乘客使用了标准的服务用语:“女士,您好,请问您要用餐吗?” 这位乘客马上就火了,“这是我的餐,我为什么不要?”然后一通发火,搞的这位乘务员也十分委屈。 我到底哪里做错了? 后来,公司对服务语言进行了调整,将疑问句改为祈使句,“这位女士您好,请您用餐。”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