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非真正的关心与非真正的爱

2018-07-16 15:39:08 松果小编

最近以一位滴滴女乘客被奸杀为发酵点,网上又掀起了“劝女性好好保护自己”党和“反劝女性好好保护自己”党对立风潮。 其实我觉得劝女性好好保护自己的人基本上也默认了之前奇葩大会里种太阳那位说的“每个男人都是潜在的强奸犯。” 但这句话本身就是说了相当于没说,别说每个男人都是潜在的强奸犯了,每个女人都是潜在的强奸犯,谁还没有个性冲动咋地,在犯罪问题方面也请不要性别歧视好吗!? 所以归根结底,强奸、性骚扰、等等......并不是男人和女人的问题,而是个人道德的问题,所以劝女性好好保护自己并不能真的起到作用。 我本人也受到过性骚扰,不止一两次,也不止一两种,摸胸、在公共汽车上被人用生殖器磨腿、被人跟在身后语言性骚扰(可以和你睡吗?和你睡一定很爽balabala...)、在地铁上被摸屁股。 就这几种,除了语言性骚扰其他都发生在白天,语言性骚扰是发生在我晚上出门散步时,可以说,每一种性骚扰都发生在我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日常生活中,都很意外,完全取决于加害人是否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实不实行性骚扰。 第一次性骚扰是在中学的时候,被学校附近的一个出了名的女疯子摸胸,很多女生都被摸过,这件事对我还是造成了蛮大的一些心理阴影的,并且在这个女疯子到我们学校附近来之前,我就在别的地方见过她,而且是两次,那时候我对她是同情,被她摸过之后是恐惧,每次路过那段路还是有可能会遇见她,每次都心悬起来瑟瑟发抖,即使现在,我可能还是没有勇气和她正面杠。 我还记得那时候我和回家的小伙伴一起走着,她突然过来,摸了我的胸,过程大概也就不到十秒,我愣住了大概几秒,才开始尖叫,那大概是我这辈子最震惊的时刻。 然后后来和朋友倾诉聊天之类的,知道很多女生都被她骚扰过。 所以说,这种事情的发生真的是随机意外的,和时间无关,和是谁无关,和性别无关,只与加害人的道德有关,疯子是没有道德感的,所以疯子加害了那么多人。 说到疯子,我最近因为一些课程也因为自己的体验的原因,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很多人格、心理上的东西会被定义为病,因为有很多东西,是真的有毒的,不仅毒害到自己,也会毒害到别人。 比如说刚刚提到的疯子,甚至也包括我自己,当我抑郁情绪低落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给身边的人带来压力,甚至带来负罪感和歉疚,这都是病之所以为病的原因。 话题有些难收回来,今天之所以想起来写这么一篇文章是因为前几天母亲节又和母亲大人有了不愉快的接触。 在我说了无数次我不可能当老师之后她还是在说“我和你爸爸都没什么能力,你又不当老师,在这方面我们也能帮帮你......”"在这个社会上想要有立足之地还是很难的,你说你回来当老师我们就可以......"当然这些都是轻量级的,我们真正的争吵发生在后面我懒得说了。 我妈妈仿佛听不见我的话一样,永远都在重复她自己的观点,这种忽视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以及后来的人生。我从来不被“看到”,她的心中有一个她自以为的女儿,并且她一直在用那个自以为的女儿在和我做对比,她从未看到和承认过我本人。 我想这也给我造成了一些后遗症(不知道能不能算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我非常抗拒扮演和我本人不符的角色,极度在意自我的存在;无法忍受被忽视、或者被误会;还有就是我长期的自我否定、对自己的负性认知。 很多时候,我妈给我的不是爱,因为她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爱,她给我的更多的是自以为是爱的控制。 我作为一个心理学爱好者斗胆给我妈的诊断是边缘性人格。 很多事情如果只发生在我身上也许她的很多逻辑勉强能说得通,但是因为我发现我弟弟和我有一样痛苦的心境所以我才敢于去探究找寻,最终给了她诊断,不过其实这个诊断也是三四年前的,现在的我也许可以给出更加精确的诊断吧。 但无论如何我只是想说,也许人格本身是没有定义的,但是当它有了毒性,会危害到当事人以及别人,那么确实,需要将其定义为病并且尽量改善。 所以之所以要写今天的文章,是因为我想到一个很形象的类比——那些跟你说“社会很复杂你就不要去面对”的爱都不是真正的爱,就像那些跟你说“晚上太危险女孩子不要出门”的关心不是真的关心。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