孪生

2018-07-04 16:03:01 松果小编
小A有一个孪生的哥哥,两人长得一模一样,穿戴应用也都一模一样,小哥俩儿从小一起上学,一起玩耍,脾气秉性也都差不多。 小A在小学阶段情况也还好,毕竟在私立的院校,对学习的要求也不太高。一上初中,学习的压力来了,于是状况频出,逃学,玩游戏,结交不良,还纹了一条花臂。与此同时,小A哥哥则呈现出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优良的状态,连续三年优等生兼体育特长生,在竞争激烈的快班,仍然名列前茅,状态稳定。 爸爸妈妈曾让哥哥带一带小A,无奈小A太过顽劣,常常惹怒哥哥。而且哥哥现在面临学业的压力,就对小A更加的不耐烦,甚至连多看小A一眼都不愿了。 根据爸爸妈妈的描述,还以为小A是多么的神憎鬼厌,待到见了,发现是个文文弱弱很可爱的小孩儿,可能是因为被迫前来的缘故,他气鼓鼓的坐在一边,不说话,也不看我。我们就这么一起默默的坐着,我看到他眼里有泪水涌起来,落下去,又涌起来,感觉实在忍不住了,就假装揉揉眼睛,偷偷把眼泪拭去。 第二次,我们摆了沙盘;第三次,我们画了房树人;第四次,我们打了发泄棒; ....... 小A哭了,是无声无息的哭。真正安全感好的孩子,哭起来是不会这么安静的,即便如此,这仍是一个进步,小A能表达自己的情绪了,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忍耐,在压抑。小A哭了一阵,回复到淡然冷漠的状态,他说,“像我这样的学生,学校是不要的。”这么伤心的话,用这样的语气说出来,透着股凄凉,如果把这句话补充完整,那就是:“想我这样不够好的学生,学校是不要的。” 在别人看来的逃学,在小A的感受里,则是学校不要他。在小A脆弱的小心灵里,“不够好”是可耻的,“被拒绝”是可怕的,为了怕学校拒绝自己,索性就先拒绝学校。 小A的态度,也呈现出了一种安全感的缺失,若要细究,应与早期抚养模式有关,可追溯至婴幼儿时期。在卡尔.霍妮的理论中,儿童在早期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这两种需要完全依赖于父母。 被父母忽视,或者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有的会产生某种幻想,以为是自己不够好,才导致父母不在场或者不关注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当中,都会不断重复这种自己不够好的情形,通过这种强迫性重复,来医治自己早年的创伤。 说小A有创伤,可能有些言重了,父母也会觉得委屈,毕竟他们辛勤的抚养了孩子,没看到什么成果,反而制造了创伤。 在小A的身上,呈现出的种种,我们姑且称之为“状况”吧。不管小A是怎样的狂放不羁,中考他还是要参加的,现实条件不允许我完全按照精神分析的流程,有条不紊的收集养育信息。所以我在跟小A此后的共同工作中,采用的是叙事疗法。这种疗法的重点在于:“肯定优点,外化缺点。” 肯定优点比较比较易学易行,外化缺点则需要老师和家长保持一份清醒的觉知,并且帮孩子认识到,一个有缺点的孩子,仍然可以是一个好孩子,或者说一个好孩子也可以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对小A而言,之前他表现良好时,父母师长对他的喜爱,不是他真正的需求。当他表现不够好的时候,父母师长并不把他推开,才能让他真正建立起安全感。 说起来三言两语,具体到工作当中,其实经历了不少考验,在跟小A父母交流的过程中,父母表达了对小A的接纳,也表达了不能左右小A哥哥对他的厌憎。其实在孪生关系中,一个人通常能成为另外一个人的镜映,或者这么说:一个人会显性呈现出另外一个人的隐性问题。所以,与其说小A哥哥厌憎小A,不如说他厌憎自己身上的孩子气。“孪生”真的是非常紧密的,具有疗愈意义的关系。在此后的生活当中,小A父母在帮助小A成长的同时,可能还需要关注一下“小大人”哥哥,让他有一定程度的“退行”,拥有一个属于孩子的相对轻松幸福的阶段。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