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悲伤的四个有效技巧

2018-06-29 05:31:24 松果小编
今天还是来说说电影《三块广告牌》。女主角无法接受女儿去世这个事实。无法跟她的女儿告别。她正被创伤性丧失困扰着。 在心理学上,对这种突然丧失对人心灵的冲击事件,称为创伤性丧失。突出的是些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 片中,女主角对女儿的愧疚显而易见。所以为了弥补这种愧疚,她不折手段要促使警察去找到凶手。我们看到她那种执着已经超过了很多东西。无论怎样就是要达成目标。 这是因为她还无法从心理上跟她女儿告别。如果不把内心的愧疚消除或减轻,她一辈子都将或者女儿去世的阴影中。她在用找凶手这一事情来转移内心对突然失去女儿的痛苦。 在现实中,也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大学生中有些目睹室友或者校友出事故的人,很多都出现了心理上的创伤,学习下降、对某些事情无法面对等。这是用逃避的方式在应对着丧失的冲击。 灾难后很多人忍受不住痛苦自杀了也是因为创伤性丧失,自己家庭有人去世了,无法接受,所以用自杀来逃避这种无法接受的痛苦。有些小孩在父母离婚后出现很多症状,也是创伤性丧失的原因。 其实,突然的失去谁也难以接受。绝望、内疚、不知所措……这些情绪都可能出现。但是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情绪,那对生活的影响太过巨大,代价太过高昂了。 所以在必要时,可以进行一下心理咨询。或者用一些方式处理一下。 比如 1.倾诉宣泄式空椅技术 此技术一般只需要一张椅子,把这张椅子放在当事人面前,假定丧失客体(亲人、朋友或希望等)坐在/放在这张椅子上。 来访者把自己内心里想对他/它说却没来得及说的话,表达出来,从而使内心趋于平和。 这个过程帮助当事人完成了与丧失客体没有来得及的告别,宣泄了当事人的思念与哀伤,处理其内心的自责与歉疚。 2.角色扮演 让当事人扮演丧失客体的角色,通过扮演,换位思考,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深深理解所扮演角色的想法,体会到丧失客体对自己能够好好生活的期望,以此作为调节消极情绪、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之一。 3.仪式活动 仪式活动通常代表结束一个活动,同时开始新的活动。 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是让当事人正视丧失现实,而且在心理上接受与丧失客体的分离。 仪式活动,如追悼、写信、鞠躬、写回忆录等利于当事人完成健康的分离,引导新的出发。 4.保险箱技术 辅导者指导当事人将丧失导致的负面情绪放入想象中的容器里,即将创伤性材料"打包封存",以实现个体正常心理功能的恢复。 技术毕竟只是一种参考。如果实在有需要,最好还是进行心理咨询,甚至住院治疗。 想到了自己的问题,近十几年为了逃避现实,从内心拒绝成熟,拒绝责任,一直以来对于执着于考试,执着于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也是一种心理疾病。 为了不承认自己的能力弱,一直拘泥于通过考试找回认可,找回自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有所进步,从内心真正做到吾日三省吾身。遇见更加完美的自己! 明天会更好💪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