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认识的朋友-如何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
2018-06-15 14:26:32
松果小编
今天我们要说的话题是刚认识的朋友,怎么打开话题,避免无话可聊的尴尬(不仅仅是男女关系,是所有你刚认识的朋友)
相信这个问题会是很多人在社交中面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的人来说。
说想到刚认识的朋友怎么打开话题,我们就的想明白,陌生人社交的雷区在哪,换位思考一下,对于陌生人我心里终究是会有一点防范意识,所以我们话题的一个原则就是要满足:安全感
说到聊天话题的安全性,不妨提一下英国人。我们都知道英国人见面喜欢聊天气,这就是因为绅士们及其在意个人隐私,所以见面要聊“最安全”的话题,因为即使是第三方话题还会有让对方不愉快的可能。
举个反例,很多国产影视作品都有这样的意淫桥段——“哦,你是xxx公司的呀,认识yyy吗?”“认识啊,yyy是我铁哥们……”于是,两个陌生人就一见如故了。。。。
可真实生活中有这么美好的巧合吗?说不定yyy还是对方最讨厌的人呢(这种几率还真不低,上班族自行脑补)。
所以即使第三方话题都有话不投机的风险,绝对安全的只有聊万里之外的天了。
在很多聊天开场白惯例中也有聊名字找话题的套路,但这里都存在一个盲区,就是这些惯例都是别人用过的最顺利的经历(如果是真的)当作普遍规律去宣扬。
但是这些良好的互动往往是基于当事者已然具备的高价值和强吸引,甚至还有运气成分。
所以话题终究不是陌生人社交破冰的根本,只是破冰依赖的题材而已。真正的好用且有效的方法是及通用有有效的方法,即多种话题下均可以应用并且拓展,最终找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东西。
那么陌生聊天到底该如何破冰呢?
首先说一下我的三点心得:
1,破冰靠的不是话题。虽然什么话题不重要,但必这个话题须满足一个条件——安全性(不要涉及个人问题,比如说:去聊对方的名字)
2,任何满足了安全性的话题都可以作为聊天的起点,关键是接下来怎么拓展和伸延。
3, 破冰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种,初级破冰就是让双方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高级破冰则是交流一些彼此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下面先讲讲初级破冰
拿最常见的天气作为话题,不会聊天的人只会说一句“今天天气不错”,然后就又不知该说什么了。
确的破冰的方式可以这样,我们姑且称之为【话题+状态+感受 】。
“今天天气不错”作为一个初始判断,确定了话题的起点,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个判断引申为可以观察到的客观事实——即状态。状态可以是现象(比如早晨路上跑步的人特别多)——观察到的现象,也可以是行为(我终于可以脱掉毛衣了)——一种行为。
具体可以是:
今天天气正不错,早上跑步的人特别多
今天天气真不错,我终于可以脱掉毛衣了
接下来加入感受(浅层感受)。
加入感受的意义有两方面:
1,让对方容易接话题。因为世间的状态有千千万万,但人类的浅层感受不过几十种而已,所以说浅层感受更容易在陌生关系中引发共鸣。
2,如果对方不接话题,我们自己可以借着刚才的感受引申到下一个状态。(重复这个模式,理论上就永远可以自言自语。)
比如 :
今天天气不错
早晨路上跑步的人特别多(状态)
看得我也跃跃欲试(感受)
好久没锻炼,小肚子都起来了(对方不接话题,自己引申到新的状态)
三十以后身体特别容易发福(感受)
上周参加同学聚会,有几位竟然认不出来了(状态)
时间过得太快了(感受)
……
今天天气不错
终于可以脱掉毛衣了(状态)
有一种解放自己的冲动(感受)
趁着休年假,打算去南方旅行一周(对方不接话题,自己引申到新的状态)
一想到这件事就激动地失眠了(感受)
睡不着就追美剧,一口气把《权利的游戏》看完了(状态)
我是个遇到喜欢的剧就完全控制不住的人(感受)
……
以上就是在对方不说话时自言自语的模板,并且每一层次还可以相应地展开。
总结一下初级破冰的方法
第一步,选择安全性话题
第二步,从判断开始——今天是个好天气
第三步,状态(可以是现象或者行为)
第四步,感受(情绪标签或者主观判断)
第五步,主动引导对方加入(问一句“你觉得呢?”; 或者“你更喜欢哪一种?”;或者“你认为xx和yy有什么不同?”)
第六步,如果对方不加入就回到第三步继续重复。
……
初级破冰的目的在于通过不断切换的状态和感受试探对方的兴趣以及情绪共鸣点,一旦产生共鸣话题自然打开,如果没有共鸣至少可以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
这里还要强调一下,在自言自语的同时你要注意观察对方的态度,如果持续低于友好程度(不响应你的话题、没有表情或者笑容勉强、甚至低头看手机),那么就应该及时结束话题,见好就收下次再聊。
以上是初级破冰方法,既适用于当面聊天也适用于微信网聊。
很多人都直觉性地把聊天有趣理解为投其所好,即跟对方聊TA感兴趣的话题。
比如,你知道我喜欢旅行,于是就说“旅行好啊,游山玩水真惬意,我也去过某某地方,那里的风景太赞了,简直像画一样,尤其是xxx山谷,让人去了就不想回来,我最近刚去了趟yyy……”
可是,虽然旅行是我的爱好,但是如果我此刻的情绪状态不在这里,那我只会对这番话礼貌附和一下,还是不会有更多的表达欲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