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孩子跳楼——心痛无比

2018-06-09 19:34:13 松果小编

我们不能把心灵垃圾一直存着发酵变质,最后再也无法清除。      因为深圳前几个月又3起孩子跳楼事件,我比较有感慨。深圳的孩子跳楼一直全国第一的。其实如果你知道孩子要跳楼,你根本不会压迫学习,早恋了,如果你能知道他早恋因为家里得不到爱,因为父母管的太多。压制的本我(原始欲望),你会心疼孩子,是你把她推出去早恋的,家里得不到,她才再外寻找,而且往往寻找的还不是什么好男孩。而这时你还不让她早恋,最后的一点心灵慰籍都给抹杀了,她本来就是缺爱(你们成天吵架,忙工作忽略了她的需求,看不见她的渴望)才早恋,都被你打压,这下唯一的温暖都灰飞烟灭,真是生无可恋。彼时,你就会宁愿她健康,哪怕活着都不会按照你的要求去限制她,要求她,让本来的生命陨落,让你的家庭遭遇沉重的打击。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给孩子一个选择,孩子愿意出生在你这个家庭?其实一个人从有自杀念头到付诸行动是有很大的距离的,是不容易实施的。完成自杀需要,不怕疼,不怕死的。可想而知,这之前,她经历多么的严重地心里挣扎,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她一定是绝望了,才这么做。而之前,父母居然说,她平时乖孩子,根本没想到。我们的父母原来从来不曾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而孩子也不信任父母,她不敢说,她说了,你们也不听,也不信,你们看不见她的苦,你们只会谈学习。老师谈学习,你们也谈学习,那父母这个角色在哪里呢?为什么一定要学习好?其实孩子以后能差到哪里去呢?你们太焦虑了,父母这个角色都丢了,孩子的心也碎了。    痛定思痛,那么我们怎么和孩子相处比较好?     我们认为孩子是不可以哭的,越哭越打。而哭是人类进化就有的自然反应,孩子伤心自然就哭,这是自然情绪,是你接受不了他哭,他哭让你有内疚感或者烦躁感,勾起了你的某些回忆,于是你要打压。    孩子到了青春期,可是你还是那个6岁时候的父母,他成长,你不成长,哦,还用老一套对付他,孩子就会,回家--关门--戴耳机。怎么陪他呢?他养蛙,你也养嘛,他跳一跳,你也陪伴啊。 问问她有没有暗恋的对象,她不肯说,那你说,妈妈以前有,我来告诉你吧。 当你吧你的故事讲了,孩子就开始讲了,她愿意告诉你,那就是好事。然后先跟后带。慢慢引导。一定要和孩子谈女孩子保护安全,告诉她利弊,后果。不然,你以为你让她不发生,她就不发生麻?所以,与其不知不觉发生,不如告诉她如何保护安全,青春期对于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同学,而不是父母。或者你还可以给她一个定位,比如你要感谢现在你认识的男同学,他们让你懂得了男孩子,为你以后谈对象提供了好的了解异性和相处的基础。     你也可以和孩子讲你的工作烦恼,例如每个周五一起吃晚餐,大家都聊一聊,谈谈近况,孩子就明白,哦你也是很辛苦的,你当父母也是不容易的,你也是有烦恼的,而这样的谈话是轻松的,并没有抱怨,指责啊,相互之间很靠近,贴近。孩子她也会给你一些建议的。你把她当成人平等交流,她也会很自信的和你交心的。这样就不会产生,所谓的,孩子不理解你-----怨妇模型了。举例子,如果你担心孩子在外面玩太晚回来不安全, 你就别指责说”天天往外面跑,再晚就不要回来了。“你可以尝试说,你每天都很晚回来,妈妈比较担心你的,你没回来,妈妈也很着急,毕竟你一个孩子,我希望你可以10点前回来,你能做到吗?类似这样的谈话。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你的感受。而不是听到,你让她别回家了。而且她出门干什么,为什么那么晚的指责,反而信任你,她也会告诉你。   没有什么比和孩子关系良好更重要了,关系不好,你谈学习,白搭。他恨你,讨厌你的,你说什么,他也不会听。关系好,你谈什么,百搭。要让孩子以你为荣,要让孩子觉得,我妈妈是个很开明,智慧的妈妈,我要向她学习,少教条,多行动。 所以,你的一举一动孩子都在模仿。    不要觉得孩子乖是好事,最近寒门博士自杀,那个博士可就是从小乖到大的,孩子一定要有叛逆期,青春期,要允许她有自己地盘,主见,这说明他长大了,独立了,要和你唱反调了,如果你吧孩子限制太多,不允许他反抗,独立,自主。那么一直乖到长大的他,以后会让你悔不当初的。     孩子开心大喊大叫,只要没有影响他人,允许他释放情绪,让他感受到快乐,因为你会发现,越长大烦恼越多。孩子说考试第一名,别说,什么人外有人啊,我们要谦虚低调,这点成绩不算什么。这样孩子大受打击,感受不到喜悦,一下子心情就毁灭了。你直接可以问,想让妈妈带你去哪里玩啊,吃点什么,我们庆祝一下。    培养孩子个平均分高的人,而不是光成绩好,平均分高就是成绩良好,健康良好,人际关系良好,运动良好,理财能力良好,而不是一走进社会,光去忙事业,身体搞垮,或者婚姻失败。一定每个都哪怕平平都行,这样可以走的更长更远,幸福指数才高啊。    担心就是诅咒,少担心,多祝福。其实一个家庭和谐,孩子坏不到哪里去的。即使青春期早恋也不要紧,因为 他不是因为缺爱才早恋,只是荷尔蒙冲动。这时候,你引导,就可以了。前提,你们之前关系好,他也愿意听你的。    父母还要允许孩子恨自己。其实爱和恨都是人类自然的情绪,有爱就有恨,父母也不是完美的,更不需要做100分,60分就可以了。还剩下40分要去爱自己。你爱自己,你很优秀,就影响和吸引孩子。如果万一,你孩子恨你,也接纳,可以深度探讨,你觉得我哪里做的不够好,你希望一个什么样的妈妈,而不是一把鼻涕一把泪,我什么都给你了,你不知好歹的白眼狼。    如果你不允许孩子对你不满意,用道德去压制捆绑,孩子内心的恨 就会传递给他的孩子。父母也可以放下那些面子和”权威尊严“和孩子坦诚交流,承认自己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孩子需要什么,要让孩子说,而自己怎么想的,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包括和先生吵架为了什么,妈妈心里怎么想的,其实都是可以谈的,真诚交流。这样,整个家庭才是流通的,连接比较好的。而不是压抑,隔离,防御的,酿成大祸。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