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利出"共性",人生当自强
2018-06-10 23:30:23
松果小编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彻底撕开人性中势利的遮羞布,财富地位具有魔力,吸引一众的目光。
芸芸众生眼神齐向上,利欲望眼欲穿,人往高处走,制高点才是人生孜孜以求。见贤思齐,见不贤却不能自省,一脸嫌恶鄙夷才是人之常情。突然想起高中时代读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阿Q是市井底层小人物,像是苟活的蝼蚁,当他讨好中举得意的赵老太爷,却被一记耳光打回原形。在赵老太爷的眼里,他不配姓赵,不屑于与他同为本家。总是脑补阿Q的谄媚拉拢嘴脸,卑微得令我心痛。对于比自己强大的人,我们会心生敬佩,下意识想要靠近并查找与之共性,仿佛自己与他相似是种特殊的荣耀。
艺术来源于生活,树人先生看透现实的残酷,才会笔锋犀利毫不留情批驳。日常生活中,我们崇拜强者,愿与优秀的人为伍,这是潜意识里强胜之心的体现,本无可厚非。假设有个熟人,仅仅是点头之交,当你得知他高学历,清华北大211,985名校毕业高富帅,哪怕你们压根挨不着边,你也会因为跟他有那么一点共性而沾沾自喜;但是有一个普普通通的亲戚跟你长相相似,你也不乐意承认这一点,仿佛那样你也沾染庸碌之气。
众人从同一角度认知,便形成主流思想,即社会风气,这并非个体微薄之力可以改善。从红楼周瑞家的一众"鱼眼睛"到非诚勿扰女嘉宾"拜金主义",从吝啬鬼葛朗台到范进中举乡绅拜会,有人情存在的地方,就有"势利",找"共性"关键在于别人的衡量尺度,像谁并不重要,做自己的女王强者才是王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