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通?多想想就通了
2018-05-23 15:08:23
松果小编
生:老师,我最近遇上了一件事,一直有点想不通。
师:什么事?
生:我无意中发现我去年的考勤报错了,导致人事处多扣了我年终奖,跟部门负责考勤的同事提起这个,她坚决不承认。我只好不理会她,从人事处复印了请假单、销假单,并找出相关证明,要求部门领导解决此事。部门领导倒挺实事求是,写了更正申请,去人事处要求更正,但被人事处拒绝了。我就一直找到校领导那儿,结果才听说是那个负责考勤的同事也去了人事处,申明她没报错,导致人事处以这个理由不予更正。这也就罢了,那个同事居然还在办公室故意与我发生冲突,对我进行种种辱骂和攻击,且还意欲动手打我。
师:所以,你想不通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人?
生:是的,明明就是她错了,她不但没有半点歉意和惭愧,相反还要攻击我,世上怎么会有这种不讲理的人?
师:你讲的是你的理,那你知道她的理是什么吗?
生:我也替她想过的。无非就是怕别人说她连个考勤都报不了,所以只好掩耳盗铃地不顾事实,硬着头皮说没错了。
师:那你还有什么想不通的?
生:我想不通的不是她为什么不承认错误,我想不通的是她为什么还要跳起来骂我、攻击我?
师:你养过狗,不知道观察到没有,大狗往往是不叫的,叫得凶的往往是小狗。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小狗爱叫,是出于害怕呗,先发制人地做出一副凶样子,给自己壮胆呗。
师:那不就结了?
生:可我这个同事并不是出于害怕啊,她是出于跋扈。你看,事情过去这么久了,她还天天在办公室摔摔打打的,倒是我,被弄得心惊肉跳的。你想想看,你在电脑上做事做得好好的,突然有人把抽屉弄得“咣”的一声,或是把茶杯顿在桌上“咚”的一下,你还怎么安心做事?
师:一回事。不管是出于恐惧还是出于跋扈,反正都是讲不了理的,或者说她的理跟你的理就不在一个频道。
生:那我要怎么办?
师:能怎么办?自认倒霉呗,谁这辈子没踩过狗屎?
生:老师,我怎么觉得你这有点阿Q“儿子打老子”的感觉啊?
师:你别说,阿Q是深得心理治疗的精髓啊。毕竟,当外在环境不如意而我们又不能改变的时候,要想不憋屈死,也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了。
生:好吧,老师说得有道理。那我想不通的还有,我这个考勤报错了,明明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学校和人事处为什么就不能改过来呢?
师:学校和人事处目前怎么说?
生:叫我走程序。
师:什么样的程序?
生:其实并没有什么程序,不过是领导与部门之间相互踢皮球而已。
师:你还做过其他努力吗?
生:在年终奖发放之前,我找了校长,校长批评我对同事不友善,我说只是想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校长很忙,并没多少时间听我细说,只是大手一挥,说先按这个错的发,等后面事实弄清楚了再补。我就想不明白,事实明明已经很清楚了呀,还要怎么个弄清楚法?何况,先发后补不又多一道手续吗,一口气改过来发清楚,不更高效吗?不过,这事既然要依靠学校解决,我也只能听校长的。所以虽然做了努力,但很显然只是徒劳。
师:那你现在还可以做哪些努力?
生:我还可以根据学校《考勤管理办法》,要求纪委介入,但恐怕效果跟我刚才提到的差不多。
师:还有呢?
生:我还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也可以向教育厅申诉,还可以从维权角度向上级工会反映。但若这样一来,我就得罪学校了,我暂时还没那份勇气。
师:好吧,具体事情我帮不上你什么,我还是来解决你的思想问题吧,你想不通哪一点?
生:学校领导大会小会再三说,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难道还原事实、还教职工一个公平清正,这不是“风清气正”的一部分吗,为什么学校就不做呢?
师:学校没说不做吧,只是要假以时日。
生:是,我考虑到校领导和相关部门都忙,所以把证据和材料都整理得清清楚楚,他们只需要花几分钟看一眼就行。
师:可能他们还是觉得麻烦吧?
生:难道就因为几分钟的麻烦就置真假对错不顾、置教职工的利益不顾、置学校的校风不顾吗?
师:你似乎有点生气?
生:是,我气这么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事楞就是没人来主持个公道。
师:看样子你很在乎公道。
生:当然。谁又不在乎呢?谁愿意生活在一个是非不明、不讲规则的环境里呢?
师:所以你认为环境很重要。
生:本来就是。那个女同事不讲理固然有她自身原因,某种意义上也是环境纵容的结果。要是外在环境重是非、重规则,她也不可能这么跋扈。
师:所以你认为是外在环境造成了对你的不公正?
生:某种程度上是。
师:那你能改变这个外在环境吗?
生:似乎不能。
师:所以?
生:我知道你的意思,老师。不就是那句话吗,当你不能改变外在环境,就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但我就觉得想不通,如果大家都不讲是非对错,那这世界将会是个多么可怕的世界。
师:世界怎么样不是你个人力量所能控制的,你能做的是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自己内心的平安。
生:可如果每个人都不为创造一个好的世界作出自己的努力,这世界不就越来越坏了吗?
师:改造世界是要付出后果的,你确定你现在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承担可能的后果吗?
生:没有。我刚才也说了,我不敢。可我很鄙视这样的自己,觉得这样放弃原则的“苟且”,活得不像个人。
师:并不是叫你放弃原则、放弃立场,只是要看值不值得。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跟世界的“道”抗衡,你还没开始做呢,就成了“道”的牺牲品,那你的所作所为又有什么意义?
生:可是老师,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不是说为真理牺牲是值得的吗?比如秋瑾、比如张志新,不都是榜样和楷模吗?
师:你现在真觉得那些牺牲是有意义的吗?鲁迅先生的《药》是怎么写的?
生:嗯,是不值得。可我就什么都不做吗?
师:你可以做,但不要过份执着。尽力做自己能做的,但不要过份追求结果。因为你能控制的只是你自己,结果如何不是你能控制的。所谓“尽人事安天命”,或说“知其不可而为之”。
生:呃,我们似乎扯远了点,还是回到刚才说的风清气正吧。
师:一回事,风清气正不是你一个能营造得了的。你可以坚持反映情况、争取权益,但要注意,第一、不要付出不值得的代价;第二、不要过份执着于结果。
生:好吧,老师,我知道了,谢谢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