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控制中的安全感和自恋
2018-05-11 23:20:36
松果小编
记得之前的一篇文章,大概是讲整齐规范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我转发给老婆,试图用它来“攻击”她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现在再想一下,其中应该还有别的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对自己身边的人,提出一套规范,应该怎样处理卫生,应该怎样放置衣服,甚至要干预对方朋友圈发布的内容。一旦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规范行事,就会显得焦虑、烦躁,甚至愤怒。总是要求他人做出改变。有时候,甚至会以“被动攻击”的方式达到这个目的,比如,如果对方拒绝改变,就会以“冷战”相要挟。
有观点认为,以上这种种表现,都很可能源于人们内心对“控制感”的渴望(Prevost,2012; Ryan, 2016)。人们会通过“提出要求或设立目标,并让自己或身边亲近的人实现这些要求或目标”,来获得一种对生活及周遭环境的控制感。
控制意味着对事情的确定,这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而且当我们回想自己在当时的情境中是有实力的、能胜任的,从而感觉到自我价值感。更深层的意义其实是自卑感。
另外,具有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人,也对控制有着过度的渴望(Rappoport, 2005)。他们通常需要通过控制他人的言行来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以维护极高的自我评价。在他们看来,在争论过程中说服对方,让对方与自己意见一致或按自己的方式行事,都是一种“胜利”,是对自己观点与能力的肯定。
认识到问题,问题就会慢慢消退,我记录这段文字也正是实现自我迭代的机会。生活并不是精密设计出来的,放轻松,不要死磕自己,尤其不要苛责亲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