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松果平台第一次接单时被人问及的问题,就像偶然发现这个平台一样,很偶然地接到了这个问题,当时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就已经在电台直播中了。15分钟的时间倏忽而过,我还一直不停地在说,发现对方没有回应后才看到原来是有时间限制的。 事后觉得完全没有发挥好,不但没有认真听他的问题,而自己的观点也有很多没有清楚地表达出来,所以想要写点东西来总结一下。 孤独,如果仅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独自一个人,孤单”的意思,不过现在已经引申为一种主观的感受,百度百科里说: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也就是说,无论你一个人还是很多人一起,无论你富贵贫穷,无论外界环境多么的喧嚣,你依然会感到孤独,并且这种状态是消极负面的,所以要避免,要排遣。 当时我没有看过这个定义,而倾诉者所描述的也是觉得孤独让他产生很多负面的东西,所以想要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排遣。而直觉让我给出的回答是:为什么人们都会认为孤独是一件不好的事儿,必须要做点什么欲除之而后快呢?所以是不是我们应该转变一下观念,何不把它当做一件很好的事情,去享受它呢? 当然这个答案是出于自己以往经验的总结,因为我也经历过那个时间段,想要去做很多排遣孤独的事,比如:跟朋友喝酒唱歌,去旅游,找个人恋爱,运动……。这些事情应该是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要去做的,只是后来发现当因为孤独而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最终会感到更加地孤独了。 于是我才转变了观念,并不把它当成一件坏事儿看待,并且发现,其实人人生而孤独,它才应该是生命的常态。才开始学会独处,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比如读书,听音乐,看电影。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是在跟作者交流,跟不同领域的优秀人物对话,便会发现那些美妙的思想,发现生活中不同寻常的美,那些我们所面临的困惑,早就有人思考过了,突然间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所以那与其说是排遣孤独,毋宁说是享受。 很欣慰的是,在关于孤独的百度汉语解释里有这样一句注:孤独,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也就是独一无二的王者,他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认同,更加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王者绝对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很平静的独行。孤独并非是在自己心情压抑,或者是失恋的时候出现的,那种感觉只是空虚和寂寞,称不上是孤独。孤独是一种状态,一种圆融的状态,孤独者都是思想者,并非是受到情欲诱惑责任束缚的那个别人眼中的人,那个自己展现给外界的人,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是一种可以宽纳一切的精神状态。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人类的一切思想都源于此处。他大多数的时间都在观察、学习出现的各种客观事物,并且能够从中得到无限的刺激和快乐。孤独是灵魂的放射,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它没有声音却有思想,没有外延却有内涵,孤独是一种深刻的诠释,是不能替代的美丽。能从忙碌中解脱劳顿,能在静夜里独对心灵,能在晨曦时思考未来,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玄妙。孤独者,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他都能让自己安静并且自得其乐,哪怕他面对的是生与死。 这句话甚合心意,至少它不认为孤独是一件多坏的事。摘抄在此,与诸君共勉。 说到这里,其实已经解决了关于“如何派遣孤独?”的疑问,而且是彻底地消解,因为提问本身已不成其为问题。 然而这件事还没有结束,有趣的是,这位倾听者刚好是一位创作者,所以当我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他迅速地理解并接受了。我们都知道,创作中的灵感大部分都是在孤独的状态下获得的。尽管这样,他还是觉得如果完全沉浸在享受孤独当中,虽然可以与伟大的思想交锋,或许会成为诗人和哲学家。但是,诗人和哲学家必定更加孤独,而且他们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自杀。 毫无疑问倾听者的水平很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当时我犹豫了一下,也是从心底蹦出的直觉,我举出了《西西弗斯的神话》这个故事,我记得作者在序言里就说过这本书是讨论自杀的问题,也是我最推崇的。于是我们的谈论也就超出了孤独的范畴,开始谈论起人生的意义来了。 神话故事隐喻的就是人间故事,而西西弗斯这样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因为被诸神处以严厉的惩罚,一辈子都只能做一件毫无意义的事儿。这就好像神已经安排好我们的生活一样,无非是吃喝拉撒睡。而人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无论做什么工作,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久之便会感到厌烦,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这个时候我们会选择换一份工作,换一个女朋友,或者去旅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儿,而当他们真正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时,又会觉得很无聊(叔本华语: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则无聊)。这就是西西弗斯的故事在人间的真实反映,最终我们会发现生命的荒诞和人生的无意义。 重要的是接下来我们所做的选择,是逃避(选择死亡)还是得过且过?西西弗斯给出了他的选择,也是我认为最好的选择。假如我们的生活注定是荒诞的,人生是无意义的,那么就与这种荒诞与无意义死磕到底! 西西弗斯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同样,当荒谬的人深思他的痛苦时,他就使一切偶像哑然失声。荒谬的人知道,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我把西西弗斯留在山脚下!我们总是看到他身上的重负。而西西弗斯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头。他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矿砂唯有对西西弗斯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 ——加缪。 对话匆匆结束,后来我还反思了一下倾诉者所提出的疑问,他说“大多数的哲学家和诗人,最后都选择了自杀。”,其实这是没有统计数据支撑的,只不过是因为这个群体都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人,只要有一位自杀的便已经能引起人们的讨论。从自杀率来看他们并不比普通人高,只是农民工或者工人自杀了,哪里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呢?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就算是那些选择了离开的作家,他们却留下了作品。当我们现在读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依然感觉到他就活生生地坐在对面对你喊话,有时候你很想跟他互怼一场,有时候你不得不由衷地鼓掌。就算是他们的死亡本身,也在不断地被谈论和提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们必将永远都活在人间。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