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爱上读书的妙招

2018-05-03 09:46:42 松果小编
有很多家长都咨询我怎么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也经常会有人提出一个问题:读书都有什么用处呢?有人就总结出了各中答案,比如提升思想,增加阅历,塑造品格,使人成熟智慧等。 还有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遇到更好的自己!我觉得这些观点都挺好的。我也是一个爱看书的人,除了以上这些答案,我内心还有一种感觉,就是很多时候当我看书的时候,其实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前面说到的的那些因素,我在当下那个时刻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喜欢! 喜欢是最好的理由 是的,我喜欢!这就是我的答案。因为在阅读的时候我会处于一种非常愉悦开心的状态!我认为那种由内而外的愉悦感和充实感,就是我看书最大的用处。由此我明懂得,做一件事情很多时候不需要多少理由,喜欢就足够了。 就像你喜欢吃某种美食,某样水果,喜欢某个人,有某种爱好,你也说不出多少理由,就是很单纯的那种“我喜欢”!能让一个人从一件事情当中持续得到一种积极充实的喜悦感,这是人生多么幸福的一种体验啊! 当然我们知道大多数的喜欢背后都有一个习惯的养成,也许是家人或朋友的爱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了你,你某一次从中得到了乐趣并且以后又有机会再次接触,久而久之就成了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许是某个特定的时机,让你从中有所收获而将这个结果习得性地保持下来等。 你可以逼迫孩子一天24小时都坐到书桌前,但如果他对那些东西并不感兴趣,就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因为几乎所有的习惯都开始于兴趣。 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书他才会愿意去阅读,并且容易在内心打开情感的闸门,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重要的是几乎所有习惯都需要重复、坚持。孩子在阅读中有这份快乐作为收获,就愿意去反复阅读各种各样的书。 明智的父母经常会根据孩子的不同兴趣点,找到激发的时间、地点和内容,这比千万遍的说教更加有效。这时一旦把理性的目标结合进来,读书就会成为孩子主动选择的习惯。 学龄前和小学年龄段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机。当他发现读书是一种有趣的体验,那就更应当在他心中植入读书的欲望。可以每天或至少每周几次念书给孩子听,并形成定时读给他听的习惯。 首先要选择有趣味性的书给孩子看,比如那些有漂亮插图的惹人喜爱的图书。孩子们喜欢有人物、场景以及他们熟悉的事物或动物的图画和照片。 童话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很有魅力的,可以帮助孩子们在认识世界时免受伤害,并认清现实和虚幻之间的差异;还能促进孩子们的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由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 开始的时候给孩子们看的书篇幅尽量简短,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只能集中一小段时间。另外,这些书应该有比较大的插图,细节要少。孩子们大多喜欢那些有插图但是文字少的图书。 2 要确保书里的文字内容易于理解,要适合于那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记忆和消化。 3 读书给孩子听时,尽量把环境营造地轻松愉悦一些,这样孩子会从中体会到更多乐趣。 4 鼓励孩子注意图画中的事物或让他们猜测下一步将要发生什么。当他们这样做时要及时给与表扬。 怎样判断他的兴趣 判断孩子是否对某个事物感兴趣的好方法是:看他是否常常提到这件事情,看他有多少次会自发地重新回头去关注和探讨那件事。 我们发现有些时候一本书孩子已经读了很多遍了但他还是喜欢读,家长不要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而强迫他看更多陌生的书,认为有很多数量的累计才是收益最大化。 而更有效的方法是尽量满足孩子,让他重复看,只要他喜欢。因为孩子在听故事、看动画片和看书方面更喜欢自己熟悉的内容。 在孩子较小的时候不用刻意让他读很多本书,也不要把自己认为的有营养的书强加给孩子,关键是要先培养他的阅读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自己必须先爱好读书,家庭的影响很关键,所以尽量在家里孩子方便顺手的地方多放一些书,让孩子只要想读随手都可以拿到。 家长的陪伴很重要 在早期家长最好每天都能抽出一段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但是不能当成一件严肃的硬性任务去做,而是让孩子觉得是爸妈在陪他一起玩,这样他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爱上阅读。 一般到上小学初中的时候孩子的阅读习惯就已经固定下来,到这个时候阅读的魅力已经深深根植于他的内心,这个时候你不让他看书他反而会觉得不适应了!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