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每件事,你有没有为自己做?
2018-04-29 14:31:12
松果小编
单位开会,会有很多冗长的程序,或者会上在讨论你已经清楚的情况,你这时在会场在做什么?划手机、偷偷聊天或者在想今天早点下班去哪里K歌;这周领导休假,总结报告没人看,你庆幸可以随便应付一下了;今天布置了一个项目,因为之前没做过,跟领导表示做不了,心想还是做现在的项目比较轻松。这些情况是不是很熟悉?有人会觉得说,“这样做怎么不是在为自己呢,一样拿这么点钱,我又不傻,为什么要做那么多事?”“做的多,错的多,吃亏不讨好,我有病啊?”
也许我们真的病了,得的是近视眼。我们有时眼光只能看到眼前的东西,再远一点的或者看不到或者不愿意看。这里我想说一则故事。
山的向阳面有棵苹果树长大了,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10个果子,结果9个被拿走,自己只剩下1个。苹果树很生气,心想自己第一次结出果实,就被别人拿走了90%。于是,第二年,他拒绝成长,自损筋脉,结果只长出了5个苹果。这次又被别人拿走了4个,自己只剩一个。但它很高兴:“哈哈,今年我得到了20%,别人只拿走4个,我才没那么傻呢,尽跟人家做好事。”
山的向阴面也有一棵苹果树,第一年只结了5个果子,而且酸涩,没人愿意采,它便使劲地摇下来,来让动物们捡去去吃。虽然果子又少又酸,但这棵苹果树很高兴:“啊,我也可以产苹果了!”第二年,它拼命的吸收着阳光和雨水,这次长出了10个苹果,大一些也甜一些了。有人开始来采了。苹果树更高兴了:“我的苹果多起了,大起来了!”
慢慢地,向阳面的苹果树不再结果,没几年它便枯萎了,人们将它铲去。而向阴面的苹果树长的苹果越来越多,人们发现它是一株好苗木,便小心地把它移植到向阳面那株被铲去苹果树的位置。移植后这株苹果结出的果子越来越多,多到可以供给附近村子的人们都来吃。
它成了远近闻名的最优质的苹果树。
说完这个故事,我想不用多说什么,每个人或许都能在里面读出点什么?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些场景。会议虽然无聊而冗长,这是我不能控制,但我可以把握我自己节奏,时间那么宝贵,它是属于我的,我们为什么要去kill time,我们何不拿一些文件去处理?会开完,也许很多工作也做完了。再如,这周工作计划领导不用看,那我就可以不用认真写,反正没人看。你有没有想一想你做事情是否在以他人的要求为导向,而你自己的需求又在哪里?在写工作计划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通过这项工作我可以刻意去训练自己每周工作的计划能力、总结工作内容的逻辑思维能力、组织语言的文字表达能力呢?再比如前面提到的新的工作。这个项目好难,没做过,如果做砸了,说不定还要扣钱。我现在做的这个项目还挺熟悉,就不要自己跟自己折腾了。舒适区人人都喜欢,可温水煮青蛙的道理大家也都知道。如果你不去尝试跨越出自己的舒适区,或许慢慢你就会成为那株自损筋脉的苹果树,直到被清理出局。一开始,在环境转换时我们也许一时不能接受大的跨度,这时我们可以尝试慢慢做出一点点小小的努力,让自己从原来的舒适圈里慢慢探出一只脚,一只腿,半个身子,直到你觉得安全后便全然投入到新的领域。
同样在职场中的每一天的工作,有的人把每天过成了被环境、被他人牵着走的自我时间损耗的过程,而有的人却把每天过成了成就自己的时间累积过程。终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些真正懂得自己要什么,并且每天都在为自己的而努力的人会成为那株人人都会需要的苹果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