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性认同

2018-04-24 19:08:24 松果小编
在婴儿的早期阶段,当婴儿试图感知、组织和管理他的内在和外在世界多种体验和刺激的时候,婴儿无法向母亲描述他的感受,但是通过投射性认同,婴儿能够诱发出母亲心里和它一样的感受。 由此可见,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原始交流的方法、一种早期客体关系的模型,一种与一个在心理上部分和自己分离的客体待在一起的基本方式。 克莱因认为,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发生在偏执——分裂态下的心理过程。个体将自体不想要的部分放到另外一个个体身上,接着在对方身上激起自己潜意识想要认同并加以控制的行为,以此来代替处理自身内部的冲突。 比昂认为投射性认同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操纵,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分析师会觉得受到了操纵,以至于不得不在别人的幻想中扮演起一部分角色……”。 比昂把被卷入成为投射性认同的容器的体验比作是拥有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想法的想法。他认为,如果父母(或治疗师)无法允许自己接受来自儿童(或病人)的投射性认同,那么对于儿童(或病人)而言将会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儿童依赖他们的父母来作为自己投射性认同的容器,这是正常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比昂将投射性认同视为个体治疗,以及团体治疗中病人和治疗师之间互动的必要形式。 投射性认同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 是以某些除去自己内心中不想要的部分,并以控制的方式将这部分放入另一个人的愿望为特征的。这个不想要的部分要么是从自体内部威胁破坏自体,要么是这个人感到这部分被自体的其它部分所威胁,它必须获得安全。 第二步 投射者对接收者施加压力,迫使接收者去体验他自己,并以与被投射的幻想一致的方式去行为。这并非想象中的压力,而是由投射者和接收者之间大量不同的互动所施加的真实的压力。 第三步 接收者对于投射的心理处理,以及投射者将这些被修正过的投射再次内化的过程。接收者包容或者代谢了这些被投射的感觉和幻想,通过接收者和投射者之间的互动,投射者再次内化这些已经经过接受者消化过的投射。 奥格登强调,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并不需要克莱因学派的理论和发展框架作为背景,同样地也不需要任何其它精神分析流派的框架。尤其是,没有必要非得将投射性认同和死亡本能、嫉妒或者原始性的攻击(constitutionalaggression)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 奥格登问,当治疗师意识到他是病人投射性认同的接受者时,治疗师应该做些什么呢? 他什么也不做。治疗师应试图去感受病人在他内心中所诱发出来的情感,而不是去否认或者企图驱赶他们。治疗师努力去包容病人幻想和感受的优势就是他能够逐渐地去理解他所感受到的情感、以及发生在他和病人之间的一切。治疗师所接受的个人分析、理论训练以及他的经验都有助于他去理解、去包容。 (文章来自网络)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