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痛苦上瘾吗?
2018-04-18 13:09:48
松果小编
你对痛苦上瘾吗?
趋利避害,喜乐忘忧,人之常情。连草履虫这样低等的生物,都知道游向含糖的液体,躲开醋和盐。人是高等生物,更有本事分辨出痛苦和快乐的边界。
可是有些女人,却偏偏对痛苦上瘾。她们头脑和心灵,仿佛安装了灵敏的雷达,可以迅速搜索到痛苦的所在。她们的眼睛和嘴巴,随时准备为痛苦启动。如果说常人的生活是一篇琐屑忙碌的散文,随处点缀着小确幸、小喜悦、小满足,她们的生活就是一部悲情的长篇小说,被深沉悲壮的情绪主宰。
这种女人仿佛是衰神附体,总是碰到倒霉事,她的身世就是一笔血泪帐:
小时候被小伙伴推下河差点淹死,生病吃错药,只打了一次小抄就被老师发现。
考大学被父母做主挑了一个不喜欢的专业,读书就是一种折磨。
喜欢一男同学,却被最要好的女同学抢走。
毕业找了一个效益不好的单位,相亲嫁了一个最不顺眼的老公。老公心眼儿小,婆婆太霸道,连儿子都跟她不是一条心。
在公司被老板骂,被同事打小报告,所有的阴谋诡计中,她毫无例外都是唯一的受害者。
……
乍一听她的故事,还真有点同情:还真有种倒霉到家的人!仔细想想觉得不对劲儿,怎么倒霉事都让她碰到了?要是按照她说的这个概率,能健健康康活到今也不容易啊!
其实她是对痛苦“成瘾”,用悲凉的眼光审视自己的遭遇,她有一种奇特的快感。平淡和顺利的生活太乏味、太平庸,让她提不起兴致。只有倒霉事、痛苦的事才能让她有真实的存在感。从别人同情的目光中,她发现痛苦的价值,就是能吸引别人的注意,让别人安慰她、鼓励她,这一刻,她成了世界的中心、故事的主角。
讲述痛苦,本来是为了求得关注,最终要摆脱痛苦,拥抱幸福。这是常人的逻辑。可是她们太喜欢别人关注的眼神,这种眼神给她们一种错觉,仿佛她们正在讲述的痛苦,才是真正有价值、值得关爱的事情。
她们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想要用撒娇和眼泪留住父母的疼爱。她们害怕与强大的成年人结成对等的情感关系,为自己的伴侣付出关爱,也承担责任和义务。独处是人格成熟的需求,误解是个性碰撞的必然,行动和时间,是医治伤害的良药。这种富于行动力的关系,让她们感到不安全。她们宁愿接受别人因为怜惜而留在她们身边,也不肯展现积极的价值吸引对方。她们理解的爱,就是一方的委屈可怜,交换另一方的疼爱抚慰。这是属于父母子女之间的爱,是童年的延续,是小世界的、封闭的爱;而不是成年人之间的、健全开放的爱。
总是倾述痛苦、抱怨伤害,就会习惯性地屏蔽幸福。
祥林嫂不想再嫁第三次,她讲述她的阿毛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活着。而喜欢对男人倾诉痛苦的女人,却指望在男人那里找到新的幸福。
有的女人特别喜欢讲别的男人怎么伤害自己,博得眼前男人的同情和眷顾。其实,男人只要对一个女人感兴趣,就不大乐意了解她以往情史的细节,因为这牵涉到自尊心、嫉妒心等种种复杂的情感。往事可以作为一种由头,让你们开始新的关系,切不可成为主旋律,动不动就拿出来翻晒。
相比一个难以忘怀往事的女人,男人更乐于看到一个乐观、洒脱、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女人。而且,频繁地讲述往事,会让他怀疑你的心理健康,是否能够陪伴他走过以后的日子。
其实,你总渲染自己的痛苦,可能会暗示他以后可以用这种方式对你,反正你已经经历过,已经有了免疫力。那样,两人的关系有可能真的会朝消极的方面发展。倒霉是会传染的,你总沉浸在这样的心态中,你所散发的消极情绪会让男人退避三舍。对男人来说,与一个新的女人展开一段浪漫的关系是快乐的事,他可不想成为悲剧女王的配角。
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9岁遭强奸,13岁做未婚妈妈,哪个女人倒霉过她?人家还不是一样登上事业的巅峰?她有一句名言:“最好的奖励,是以自己为荣。”这样的女人,会缺少爱情的滋润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