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没有秒回你?”

2018-04-17 10:47:34 松果小编
想做一个童心未泯的人, 不被世俗化,不被规则化。 成长是一件美好的事, 但愿我能成为我想要的样子。 ○ 微信聊天会提示“对方正在输入……”,应该再加一个“对方已不想和你聊天”。 我发现在对话中,90%的聊不下去,都是反问句引起的。 你或许也遇到过这种浑身是刺的人: 遇见别人诚恳的求助,张口就是一句:“这种事还用问?” 听到别人委屈的抱怨,傲慢地回应:“难道不是你自找的?” 看见别人晒的美食,撇撇嘴说:“这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言语刻薄,句句透露着优越感,字里行间都讽刺着对方:“你好像傻。” 之前出去旅游,碰见一对情侣,女生走的比较慢。 男生等得不耐烦了说:你就不能不磨磨唧唧的吗? 女生头也没抬地回答:那你还不让人休息了? 男生继续呛:你知不知道我等你半天了? 女生明显生气了:你爱干嘛干嘛去啊,谁让你等着我了? 你看反问句的攻击性有多强,本来很小的一件事,突然就引爆了一场争吵。 我真的很想反问那些爱用反问句的人:“说话非得这么咄咄逼人吗?” 两个人相处,少用反问句,把你的攻击性先收起来,这个世界才会对你温柔以待。 我们可以看看百度是怎么解释“反问句”的: 你看,反问句,根本不是想问问题,而是想表达不满的情绪。 早在上学的时候,我们就被父母、老师这样训话: 忘了带作业,怎么没忘了吃饭呢? 这么大人了,不知道帮妈妈打扫卫生? 脾气还挺大,说你两句怎么了? 这些反问句最大的通病,一是让人不高兴,二是没法接话,一回答,保准要吵起来: —— 因为不吃饭会饿。 —— 谁知道你想让我帮你打扫啊。 —— 你说我,我当然不高兴。 但在我们日常沟通中,多的不是上下级对话,而是平等地沟通。 两个人的关系能聊近也能聊僵,别让情绪主宰了相处,影响了别人对你的看法。 那生活中什么时候能用反问句呢?我认为也是分情境的。 第一,是想要还击的时候。 吴奇隆和刘诗诗刚领结婚证时,常被记者逼问婚期。 有次遇到一个钻牛角尖的记者,一直追问婚宴的时间,吴奇隆反问他:“又没有要邀请你,问这么多干嘛?” 一句话就堵住了记者的嘴。 面对不怀好意的多管闲事,反问一句:“关你什么事?”可以说是终止对话很高效的方式了。 第二,是表达爱意的时候。 公司的人事经常给我们讲她和老公的甜蜜日常。 那天,快下班了,她美滋滋地给我们看她俩的聊天记录: 她老公说要接她下班,她说今天要忙,下班晚, 她老公直接来了句:“下班晚和我接你有什么关系?”霸气之外满是宠溺。 没有哪句话是绝对好或坏的,关键看你在哪种情境下,如何表达出来, 高质量的聊天,是把话说到心窝里,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表态。 我以为,既然豆腐心,何必刀子嘴呢。 网上有句很火的评论: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觉得吗? 只要意见不同、观点不一致,便抛出这句话秀存在感。 我那天刷朋友圈,就看到这么一段对话: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你喜欢吃牛肉面,我喜欢吃小龙虾,我们互不嘲讽,才能继续做朋友。 我有个朋友,她跟她老公都是急脾气,以前经常吵架,后来竟然成了模范夫妻。 有次去他们家吃饭,她老公要炒一个醋溜白菜, 刚切好白菜,发现没醋了,在厨房喊:“媳妇,是不是不能用酱油代替醋啊!” 我一听这问题就笑了,她却认真地回应:“太对了,不能。” 她跟我说:“你别笑,以前他要是问我这种问题,我肯定怼他‘废话,你没脑子吗?’然后我们就会吵起来。” 后来两个人吵完冷静下来,发现真没什么深仇大恨,多得是话赶话导致的生气。 于是他们约法三章,谁也不能用反问句回答问题,要允许对方犯傻,体谅彼此的毛病。 一边互相提醒一边改正,他们的小日子越过越和睦了。 人心并非脆弱,但多数敏感,别让爱你的人,感到孤立无援。 其实不会好好说话的人,并非故意刻薄,而是意识不到言语给对方带来的不愉快。 明明是关心,怕对方感冒,一开口却是:“你就不知道多穿点吗?” 衣服谁不会穿,热水谁不知道喝,可你要知道,你身边的那个人,可能只想跟你好好说话就够了。 别在对方问“你爱我吗?”的时候,说“这还用问?” 她只是希望你认真地回答:“是的,我很爱你。” 我们爱听温暖的话,不只是因为喜欢被取悦,还是因为想要被珍惜。 愿你吞过苦口的良药之后,奉献出的都是最动听的善意,成为最温柔的伴侣。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