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毕业前的感念

2018-04-16 23:47:39 松果小编
  随着最后一个句点的落笔,论文的写作算是告一段落了。论文本身只是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论文背后却承载着三年来的点点滴滴。三年前的自己还是一个青涩的大男孩,对于世界有着自己固执的理解。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收获了珍贵的爱情,在爱情里学会了体谅与包容。感恩我的妻子,在我需要思考的时候给了我空间,在我需要慰藉的时候给了我陪伴。   感恩命运,让我们相遇。无论爱人、朋友还是老师,每一次的邂逅都会激起生命里的涟漪,让我久久回味,难以忘怀。有人说,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或许这是一句更符合佛教人生观的话。人生如梦,望不到前际,也预知不了后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相互珍重的还会再次相聚吗?又或者是,在命运面前只能感叹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还好,让我在最美的年纪遇见了应该遇见的你。是你让我知道了世事无常,看似不变的世界其实一刻也不曾停留。我以为是“我”的肉体,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代谢,我还是我。我以为是“我”的意识,每分每秒都在迁流不息,我还是我。是你让我明白了我想留住的一刻也不能停留,他们只是一个“假我”。是你让我相信了除了创造万物的上帝,还有一个更能让人接受的本原——“真我”。“真我”就是“佛性”,佛性不需要一个创造者,它既不创造别人,也不被别人创造。自始至终,佛性就是佛性,就在那里,不来不去。谢谢你,佛陀!   三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太多太多,不再像以前一样闲坐悲君亦自悲。生活就应该符合生活的规律,成住坏灭、生老病死。按照佛教的理论,既然世事无常,该发生的总会发生,那就让他发生好了。一切都让他发生地自然而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做好一个旁观者,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然后在这份能够面对一切的平常心里,去体会和感念那一个不生不灭,没有变动的心性本体。平常心是道,带着平常心去沐浴每一寸时光,去欣赏每一个相遇,去感激每一次呼吸。带着平常心去学会珍惜,在珍惜里美满自己。   行笔至此,悲欣交集。分别之后,各自珍重。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