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来时,如何解脱烦恼

2018-04-16 23:30:09 松果小编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诗意而达观的开解当如东坡先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计较一些但却很实际的开解是——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风水轮流转,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想开了,一切只是静观其变即可。   还有一种调节不如意心理的办法,也是最高超、最彻底的方法——嘉灿老师安心法。有所谓安身立命,也可以说是安心立命。心安了,外在的际遇顺不顺利都不那么重要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所能决定地除了自我的努力还有面对结果的心态,就什么都没有了。   《大学》里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者,“大人”之学问也。大人者,即品行、事功或者境界超越了普通大众的人。“大人”的境界在于知道把心安放于何处,此所谓知止。心有了着落,不再颠三倒四,朝三暮四,才能够发挥出心的思虑功能,才能有所得,有所为。   心要安于何处呢?   有些人安于钱财,有些人安于美色,有些人安于功名,等等不一。虽说各有千秋,似有差别,究其本质实际是一样的,都是安于自我之外的有形或无形的东西。把心寄托于自我之外,便不免受到外来的牵制,外界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自己便会有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的患得患失之心理。随之而来的便是宠辱若惊的心理失衡。如此安能不朝三暮四,随波浮沉!   “大人”却不一样,“大人”把心安放在了“德行”上,《易经》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大人”所追求的境界是天人合一,是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世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人心就是这样习惯于比较,当你把心安放于能带给你更高级享受的地方时,你便不会再去在意那些许又转瞬即逝的快感。物欲享受的快乐总是稍纵即逝的,心灵的自得却历久弥香。   所谓为善最乐;所谓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谓君子有三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此大乐也!   心安福至,安心最乐!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