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的三个层次
2018-02-10 22:22:52
松果小编
心理学上将自尊分为三个层次:依赖型自尊、独立型自尊和无条件型自尊。
依赖型自尊,即由他人的赞美和认同而产生的自尊。
独立型自尊,即内在产生的自尊。自尊不是取决于别人的评价,而是源于自己内在的认知与判断。
无条件型自尊,也可以称作一种自然状态,一种自然的存在感。
一、依赖型自尊
高依赖型自尊的人,其价值感来源于外部。他们寻求赞美,寻求认同,没有强烈的自我感,需要别人的声音帮助他们进行自我确认,依据他人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并且喜欢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获得对自我能力的认可。
二、独立型自尊
这种自尊不取决于他人。在价值感方面,他们用自己的标准评估自己,自我确定。在能力感方面,不与别人比较,而是与自己比较。他们寻求的不是外部的赞美,而是寻求真相,寻求一个能对他们作出中肯批评的“美丽的敌人”。
三、无条件型自尊
其价值感,不取决于他人评价,也不取决于自我评价。他们有充分的自信,不参与任何评价。
不把自己与他人比较,也不与自己比较;即我处于某种状态,明白自己与他人既相互依赖、而同时又能怡然自得。
无条件型自尊是最高层次的自尊。这种自尊想要的是被了解,而不是被认可。他们对自己的感觉很好,所以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甚至不在乎自己怎么看自己。在比较方面,他们不会去比较,明白自己是处于一种与别人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当中。有高自尊的人都是谦虚的,不需要去显摆。自大、自恋,目中无人、自以为是,都跟真正意义上的自尊是完全背离的。
无条件型自尊与佛教的超然有许多相似之处。超然或无条件型自尊,并不意味着冷漠、回避他人感情;相反,当我们超然后,与他人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和谐,我们会更加关心他人,变得更有同情心。在这种自尊之下,我们让自己远离羡慕嫉妒、高傲自卑、或者与他人对比的情绪。到达一种放下自我,回归无我的超然境界。
我们从很小的年纪开始就拥有这三层自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依赖型自尊,一定程度的独立型自尊以及一定程度的无条件型自尊,问题仅在于程度。这三个层次是渐成型的,通常需要一辈子时间把无条件自尊培养得越来越强。
最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你是慢慢进步成这样的,需要时间。你不会在20岁、或者40岁时,一夜之间,步入到第三层自尊,变成一个自我实现的人。你需要时间,需要一次次的跌倒和站起来,学会失败,然后从失败中学习。需要学会接受自己,接受犯错和自己的不完美,做一个彻彻底底的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