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失恋的故事

2017-12-27 10:16:32 松果小编
事出 朋友小A失恋了,而且是男友主动结束关系的。她找我诉说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刚开始的那种被抛弃的愤怒淡化了不少,变成了自责和痛苦。 小A与男友是在两年前经一个共同的朋友介绍认识,男友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从开始在一起的时候就对小A特别好,嘘寒问暖,金钱上也很大方,一起出门的话基本不会让小A掏腰包,两人常常一起憧憬结婚和今后的生活。 但是小A的脾气特别不好,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和男友摆脸色。最后一次闹矛盾是因为男友生病了,本来那周周末是他们约会的时间,但是因为生病,很难受,就打电话给小A取消了约会。然而小A就生气了,觉得男友不像以前那样对自己好了,连约好了见面都不出来,生病就是个借口。小A就跟他发了一通脾气,然后不冷不热地对他说:“好好休息,多喝热水,有空再约。” 小A把这事和妈妈说了,妈妈听了立刻就说她不应该这样,应该直接去看他,而不是口头上让他喝点热水。小A听了觉得也有道理,而且后来还向他们共同的朋友证实了他的确生病了,而且很严重。但是她自己说出的话又不愿意收回,觉得打自己脸很没面子。于是,她打电话给男友说:“我给你买了药,准备去看你。”完了还不忘加了句,“就算我不想去看你,我也得看你。”男友当时就火了,说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小A回忆说,其实男友已经忍自己很久了,一开始还会指出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但是自己总是不改,以至于男友都不愿意多说什么了,也逐渐和自己疏远了。最后一次因为男友生病而爆发的矛盾,让男友彻底爆发了,并且告诉小A,说她一点都不懂得现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他觉得他们的性格完全不合适,并且提出分手,很决绝的样子。小A觉得男友再也不会理他了。 原因 其实这一多月的时间,小A通过反省也看清楚了自己的很多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最后觉得她和男友走到这一步有这样几个原因: 原因一,小A之所以这么容易发脾气,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其实男友对小A是真诚的,恋爱期间一直关心爱护她,但是小A因为内心的无价值感,总是不能坚信男友对自己的感情,过一段时间就会陷入对他的怀疑中,通过发脾气来索取情绪价值,希望男友证明会永远爱自己,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所谓的“作女”。 原因二,双方的感情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沟通和互动方式均存在问题。小A的需求是男友要在乎自己的感受,给自己提供情绪价值。男友的需求是小A应该多给予理解和体贴。而男友对自己一贯宠爱,使她很多时候过于自我,只懂得现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对方。最终,男友提出分手。 我思 小A的故事让我感触颇深,特别能理解她作的背后,那让人不安的不安全感。想起了年轻一些的自己,不正是这样吗。一件事,就算起心动念是关心男友,也坚决不愿意明说,就好似说出来后自己就矮了一截。害怕内心深处的在乎,如果表达了出来,会被无情地伤害一般。这种恐惧没有来由地,完全没有经过头脑的判断,感觉却又是真实无比的。自己会被这感觉完全控制,然后自然而然地做出自己不在乎对方的反应。唯有如此,才能稍稍安心一点。 此时的我,看到小A,就如同看到年轻一点的自己。当她明白了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不妥之处时,男友已经决绝地离开了。小A一贯以来的近似冷漠的状态,此时也起到了一些好的作用,她没有像很多被分手的女孩那样去纠缠男友,而是给了双方一些空间和自由。 小A的成长环境我没有过多的了解,但是通过我对自己的分析,和一些心理学的学习,我了解到小A性格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一个人,如果童年缺少了父母的认可和支持,或者经常地向父母发出一个要求,却没有被满足,还被责怪成自己不应该提要求,那么慢慢地,这个孩子不可避免地觉得自己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而且,那份对父母的需要和依赖,也被感知为不应该的,让人羞耻的。这就极有可能导致了长大后,把这种感觉投射到了别人身上,尤其是亲密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无意识地封锁自己,视自己对对方的需求为羞耻,表现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心愿 当我一点一点地学习和探索自己,我终于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自己,也让我的婚姻一直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当我看到自己这些变化后,我感觉到了更多的快乐和自在。 我知道,当我走出了探索自己的第一步,直面自己内心是我一生的功课。这条长长的认识自己之路,我才刚刚踏入,会坚定的一路前行。我的目标是在处理了自己的伤痛之后,轻装上阵,内心少很多包袱、个人也更自由不受限。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把心理咨询作为自己的职业,能够帮助更多像小A一样的人,找到他们自己的路。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