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待人

2017-12-24 18:35:39 松果小编
人往往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的一清二楚,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因此严厉的指责别人。在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随时体谅他人,在温和且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适宜地帮助别人严厉的态度对待别人,容易遭致他人怨恨,如此一来反而无法达到目的。若要避免遭受无意的困扰,关键在于宽容他人。 我们不应该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要尊重人家的自由权利,爱情之所以可以成为催人上进的力量,不是由于严厉,而是由于宽容。爱情原谅了爱人的种种缺点、毛病,恰恰能使爱人“旧貌换新颜”。因此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缺点和优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而对人吹毛求疵,又批评又说教没完没了的人,不会有亲密的朋友。人家对他只有敬而远之。 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 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 立即做诗劝导老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 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 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 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 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 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 换来的确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古人云:“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人不能太清了,因为世界本来就很复杂,什么样的人物都有,什么样的思想都有,如果你事事与人斤斤计较,只会自己堵住自己的路。一个人必须具有容纳污秽和耻辱的能力,再加上包容一切善恶贤愚的态度,才能有圆满的人际关系。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