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没那么伟大,索取也是爱。

2017-11-24 16:17:24 松果小编

“我付出那么多,为什么他这么对我?” 网上有个很火的话题:背叛离婚那么多,你还相信爱情吗? 有一个回答说:相信,因为没有爱情,如此多的人如此的痛苦,这些痛苦让人从不会放弃对爱情的追求。如果爱情,是那么简单的事,我反而会怀疑爱是否值得人去追求,正因为通往爱的路上有如此多的羞愧,痛苦需要超越,爱情才难能可贵。 工作性质的原因,看到更多背叛与痛苦,更能看见人对爱情的执着,无论经历多少痛苦都不曾放弃。 失败的爱情,都有对“付出”的迷信 对爱情的渴望,恰来自人的情感上的需要,我一直强调自私是所有美好渴望的基础,我们需要认可,理解,尊重和别人的温情。我们的需要造就了对美好的向往。 我们需要一个“人”,能满足我们所有的情感需求,把我们从痛苦的深渊里拉出来,我们经历的痛苦越多,这种渴望强烈到忘了对方也是一个人,拥有对爱的渴求。 有些女孩,会问:为什么没有有一个真心的,对我好的人总带有各种目的。 答案并不复杂,因为都是人,有欲望需要得到满足,孤单的需要人陪伴,甚至虚荣的希望让别人知道有人在意爱着我们。 如果还记得对方也是一个人,一个同样在情感上受苦的人,就不会好奇为何对方爱你,总需要你给予他一些东西。 还有一种极端对“付出”的迷信,把自己不在当做人,努力的去付出,忘记自己的需要。 付出不求回报,这很好,但在爱情里,我们付出注定无法不渴望对方的爱。若爱一个人,不渴望他爱你,那么才需要质疑你是否真的爱对方。 精分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曾说:当一个人的情感受苦时,就会停止去爱,只是承受痛苦的极限不同。 这个原则适用于每一个人,因爱生恨成厌来自人的付出,却没有得到回应,超过了自己能承受的极限。 对于习惯付出的人第一个要面对的是看见自己需要被爱。否则最终都会攒够失望选择离开,让自己怨气满身 付出不求回报很伟大,那么在爱里,付出是否代表正义呢? 父母的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是唯一为了分离的爱,父母的爱让人成长,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路,开始离开父母为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选择。 中国“苦情”文化非常流行,付出越多,受伤害越多,越正义,正义就有权利提要求,谴责别人。付出,弄得自己惨兮兮的,也代表或渠道德资本。 但很不幸,真实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父母的爱是为了留住孩子,希望孩子如自己所愿“我一切为了你,你要听话”“父母为你那么辛苦,你不要伤他们的心”。 我为你牺牲付出那么多,你就必须回报我,否则你就是白眼狼,就是没良心。 家庭教育让人把这种逻辑带到爱情中来,如果努力的爱对方,为对方付出,换取对方对自己的爱。付出,爱的目标不是来自对方的认可与喜爱,付出,爱的目标是获取对方的爱。 满足对方需求的付出叫做付出,超过对方所要的付出叫道德绑架。 这种逻辑带来的结果是:对方感觉不到你的爱,只是感觉你别有用心,想控制她。 如果付出已感到不公,那么停止付出,关爱一下自己,别让你爱的人成为你恨的人。 心理学中有一条改进人际关系的建议:若果你想让一个人对你有好感,那么请他做一件他力所能及的事。 人的自我价值来自被需要,“我不需要你”的表达会形成一种对人的否定。 在爱情中,无法让对方觉得被需要,这是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 “对方主动对你好才是爱你,索求的好只是施舍” “如果我表现出需要对方,是伤自尊的事情,我更需要对方我就输了。” 很多人在爱情中抱着这些观点,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渴望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如果对彼此的付出没有回应,自己的付出只是理所当然,人就会感觉自己的付出毫无价值,失去动力。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对方没有过去对自己好了? 其中一个原因是你总让对方主动,从未索取。 也有人问:为什么我为她付出那么多,她却不爱我。 其中一个原因是你从未让对方为你做些什么,她在你面前毫无价值,毫无存在感。 爱情的持久很复杂,要满足对方的需求,也要满足自己的需求。要感觉自己被需求,也要让对方感觉到被需求。 付出没那么伟大,因为付出中都有自己所求。索求并非可鄙,它是伤害自己的自尊去给予对方价值感,同样是一种爱。 青峰心理咨询随时欢迎😄😄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