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保质期到底有多长?这大概是每个陷入爱情的人都想弄清楚的未解之谜。
有研究者给出过一个答案:18到30个月。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CindyHazan调查了全球来自37种不同文化背景的5000对爱人。他对这些情侣进行医学测试和面对面访谈后,得到如下结论:18至30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让男女相识、约会乃至结合和生子。
这一系列过程结束后,恋爱双方都不会再有心跳及冒汗的情况。CindyHazan说,爱情其实是大脑中的一种“化学鸡尾酒”,是由化学物质多巴胺、苯乙胺和后叶催产素组成。时间长了,人体便会对这三种物质产生抗体,“鸡尾酒”便会“过期”。之后,男女要不分手,要不便让爱成为习惯。 这个答案也许会令你感到失望……
是爱情发生变化了么?
不,真正发生变化的,是你。
TA还是像往常一样每天临睡前给你道晚安,你却觉得少了一些温柔和热情。
你们还是每次分别之前拥抱,但你却不再脸红心跳,而是像在履行吃饭刷牙的义务。
你抱怨爱情越来越不浓烈,越来越不像最开始那样,充满激动、甜蜜和兴奋。但大多数情况下,爱情并没有发生变化,是你变得越来越不敏感了。
心理学中,有种现象叫做“感觉适应”,意思是长期施加同一刺激,你会感觉刺激越来越小。想想每天晚上的情景。深夜你张开双眼,眼前却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过了几秒钟之后,你感觉房间渐渐亮了起来。你不用打开电灯,也能够轻松自如地走出房门,而不会一头撞在墙上。这就是“感觉适应”一种例子——对黑暗的适应。
用通俗的语言翻译一下,就是:当物理刺激超过一定强度之后,人的感觉会越来越麻木。
当对方第一次给你送上美丽的鲜花,对你说出甜蜜的示爱言语。你激动得眼泛泪花,心跳不已。但随着恋爱时间的延长,对方依然付出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为你准备这些爱情的礼物,你的感受却越来越麻木,没有了最开始的脸红心跳。
感觉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机制有助于我们精确地感知外界的事物,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外界环境的变化幅度十分巨大,如在夜晚的星光下和白天的阳光下,亮度相差达百万倍,如果没有适应能力,人就不能在变动着的环境中精细地分析外界事物,以作出较准确的反应。 但在爱情中,“感觉适应”却成为了爱情的杀手之一。随着恋爱时间的延长,我们越来越难以满足。就算对方始终保持着同样的感情热度,我们却会感觉爱情在不断降温,最终变得乏味平淡。那难道就没有办法保持爱情的长期浓度吗?
其实答案是,有。
秘诀就是,在爱情中,不断引入新的刺激源。
首先,你可以不定时地给对方创造惊喜。
创造新鲜感的秘诀之一,在于让对方无法预料到你的行为。当你让对方产生意料之外的惊讶感,你所做的举动,就会给对方带来更强大的刺激感受。要产生这种效果,你可以让对方预测不到你行动的时间,比如不一定非要在结婚纪念日或者各种节日时准备,平时也可以给对方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你也可以让对方猜不到你要做什么,总是送花吃饭看电影未免无趣,可以准备一些其他的活动。
比如:
你可以随机地选择在某天下班之后,准备一桌浪漫的晚餐。或者使个小坏,在你们共同庆祝生日之前,告诉对方你来不了。然后在他无比沮丧的时候,突然出现。这一定会让对方惊喜地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还有一个方法是主动学习新事物,让对方发现你的不一样。
我们在爱情中,总是十分享受最开始一点点了解对方的过程。这种感觉就像在阅读一本有趣的书。我们总是充满好奇,总在猜想后面还会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呢?
但随着爱情时间的延长,我们对对方袒露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到最后甚至双方已经没有对方不知道的秘密了。这就像我们已经将一本书读到了尽头。再好看的书,多读几遍滚瓜烂熟之后,也将失去它的魅力。
如果我们能够持续学习,让自己总在成长,总在学会新的技能和思维。我们就在不断续丰富自己的这本书。
当然,你也需要主动让对方感受到我们发生的新变化。比如你提升到了新的岗位,不妨和对方聊聊自己的新工作和产生的新思考。你学会了做一道新菜,也不妨在对方面前小露一手。这就像对方在追看一个没有完稿的故事。他会充满兴趣,热衷阅读你这本永远在续写的故事书。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