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感觉自己恍恍惚惚的,整天都感到很疲惫,睡不醒的样子。这种状态下,也很容易遭到负面情绪的侵袭,不知你们是否也会像我一样,每每晚上一个人下班回家,当耳机里的歌切到略带伤感的音乐,许多思绪会随之一涌而上。 就在这周三,公司开了会议,让我颇有感触。开会的那一天我昏昏然然的。当时的感觉就是,大家讲了好多东西,但是他们讲完以后,脑子里什么印象也没有,就像水管里面的水,流过之后,水管还是空空的。轮到我说了,也不知道说什么,感到有些尴尬和压力感。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小Z说了一番话,让我感到很是惊讶。她说,感觉到我最近好像很有压力,虽然她也不清楚这个压力来自哪里,也许是来自工作,又或者是来自学习。她的话没有煽情也不够动人,却让我感到很温暖,让我觉得我是被理解的,在这里我不是一个人。 也许你们会get不到我的点,会觉得她的话很平常。但当时确实让我出乎意料,因为我从没和他们说过我的这些烦恼,甚至表现得无忧无虑的,整天笑嘻嘻的样子。
很多时候人真的很奇怪,会有意无意去掩饰,却又渴望被人理解。
【随便的一句“没事”,殊不知背后有多少无奈和辛酸】 也许,你有多渴望把这样的自己藏起来,你也会多么希望有人理解这样的自己。所以,当有人可以拨开层层厚重的伪装,看到那个真实的你。你们也许就能理解为什么小Z如此平常的话,却让我刻骨铭心了。 我们总是不能接受那个真实的自己,那个不完美又偶尔玻璃心的自己,所以即使深夜泣不成声,白天依然若无其事、谈笑风生。 这就是自我防御机制中的“反向形成”。自我防御机制这一概念由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指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反向形成,是指对内心的一种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使用反向者,其所外在行为与情感表现,与其内在的动机是成反方向的。在性质上,反向行为也是一种压抑过程。 好多人在深夜负能量到怀疑人生,但删删改改好多次,最后还是无奈放弃了。这个时候是最希望有人可以理解自己的时候,但是终于还是决定不要丢人现眼了。所谓的自我防御把我们自己脆弱的一面包的严严实实,却又渴望有人可以透过这层层迷雾,看到那个疲惫不堪的你,然后给予你一些慰藉。这就像小朋友们玩的“隔空猜物”,给你一个箱子,让你猜猜,里面是什么,我想这定会让你没有什么头绪。 所以说下一次,当你独自舔舐伤口,却又希望有人可以真的理解自己的时候,也许可以尝试着放下层层戒备,打开心扉,让对方看看那个真实的自己。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小Z一样如此温暖又细心的。 【随便的一句“没事”,殊不知背后有多少无奈和辛酸】这句话是不是让你深有同感? 在网上看到了暖心的下一句 【而我问你怎么了,不是想听你说一句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