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厌恶(Self-loathing),
是一种对“我不够好”的主观认定
2017-10-29 19:07:05
松果小编
自我厌恶,也被称为自我憎恨,它指的是一个人从根本上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是不好的或至少是不够好的,因而也觉得自己不配拥有那些好的东西或关系(White, 2013)。之所以强调根本上,是因为往往即便在他人说服或是有实质的外界证据存在的情况下,自我厌恶的人也仍然坚持认为自己不好,而这是一种绝对主观的认定。
他们常常觉得,自己的内心深处仿佛存在着一个尖锐、苛刻的批评者,不断地向自己提出切中要害的质疑、贬低,甚至是羞辱。
* 自我厌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身与关系
正如前文所说,这种对自我的厌恶会阻止人们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将目标设得很低),而这其实也就剥夺了人们在实现目标之后本该有的满足感、成就感及自尊感(Matthews, 2014)——显然,完成一个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是很难带给人满足感或成就感的。
自我厌恶还会影响人们在亲密关系与人际关系中的行为与感受。
尽管渴望被爱,自我厌恶的人其实是害怕开始一段关系的,他们并不认为会有人真心实意地爱和关心自己,即便有人表现出善意,他们也会认为:这只是自己的错觉,或者对方是受到自己的“蒙骗”,一旦双方深入交往,对方就会发现自己一无是处,也便不会再爱自己或者不会再和自己做朋友(White, 2011)。
另外,他们还会将对自我的厌恶投射到外部,认为是别人总在挑剔自己、拒绝自己,而他们身边的人却常常觉得是他们自己夸大了这个世界的“不善”(White, 2011)。
而他们也往往更倾向于留在一段不健康的关系里。对方的看低或伤害,都会给他们一种熟悉的安全感——他们认为,这样的自己也就是只配被这样不善地对待的。相反,那些真心善待他们的人,却会让他们感到惶恐不安甚至讨厌。因为善意,对自我厌恶的人的来说,是一种对自我认知的挑战。人们通常害怕“指责”是因为它挑战了对自己比较正面的认知,而对自我厌恶的人来说“表扬”才挑战了自我认识,是极具威胁性的(Karson, 2015)(他们无法接受他人的肯定,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不仅如此,他们在关系中也更容易过度付出,很少索取,这源于一种补偿或是内疚引发的自我惩罚的动机,他们可能觉得对方和这样的自己交往是一种“吃亏”或“委屈”——想以更多的付出来补偿对方,也可能觉得对方是受到“蒙骗”才和这样的自己交往的——感到内疚,试图以付出而不索取来惩罚自己。
相关推荐